2011年是“十二五”经济发展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县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县经济发展虽然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预防通胀压力和调控房地产市场等力度较大的国内发展背景,但我县服务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办了一些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活动(如“红歌电视大赛”、“群众广场舞蹈赛”、“ 连云山漂流宝贝评选活动”、 旅游行业服务技能竞赛等)。领导越来越重视和关注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日益宽松,为我县服务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一、 限额以上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一)整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我县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共48家, 1-5月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27家共完成营业收入14050万元,同比增长24.9%,限额以上服务业行政单位21家共完成收入18989万元,同比增长12.6%。
(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不平衡。
1-5月,全县限上生产性服务企业13家,占全县27家服务业限上企业的48.1%。13家生产性服务业单位共完成收入11712万元,同比增长29%。全市314家生产性服务业单位共完成收入67.09亿元,同比增长12.8%,我县增长速度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6.2个百分点。主要是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58万元和683万元,分别增长126%和5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幅度也比较快,实现营业收入2025万元,同比增长11.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幅度比较平稳,实现营业收入718万元,同比增长 6.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4%。
(三)非营利性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
1-5月,全县限上教育10家,完成收入5232万元,同比增长20.2%;限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8家,实现收入12151万元,同比增长19.3%。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6家,实现营业收入1685万元,同比增长12.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家,实现营业收入1513万元,同比增长10.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家,实现营业收入747万元,同比增长2%。
(四)固定资产原值保持良好增长。
1-5月,全县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固定资产原值30963万元,同比增长19.4%,限额以上服务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原值61261万元,同比增长15.4%。主要是旅游产业工程的投建(“平江县石牛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今年投资4千万元正在投建第二期工程)和设备购置,其次是学校的扩建以及医院的医疗设备的购置。
(五)从业人员比较稳定,工资福利有所提高。
1-5月,全县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从业人员2037人,同比增长4.8%;应付工资总额1091万元,同比增长14.5%。限额以上服务业行政单位从业人员4745人,同比增长0.4%;应付工资福利支出合计6170万元,同比增长23.8%。应付福利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较上年都有所提高。
二、限额以上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限额以上服务业行业分布发展不平衡。
1-5月,从营业收入来看,限上服务业整体虽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大部分行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快速发展,但限上企业单位只有3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幅度也比较快,但限上企业各只有一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却出现了负增长,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有7家,占限上服务企业家数的25.9%。
(二)居民服务业服务水平不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模式的变化,大家不再只满足于温饱,而是更看重生活的质量,餐饮、茶楼、美容美发、洗浴保健、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居民服务业也应随之发展,满足和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这些行业好多还存在着“散、乱、小”的缺点,服务水平不高,没有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限上服务业企业规模比较小。
我县的服务业以个体、私营经济较多。由于个体私营者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加之银行的加息,增加了成本,大多数经营者怕担风险,所选择的行业也只好集中在门槛较低的传统服务行业。企业规模偏小,效益就无法体现,企业容易倒闭,名录库更换频繁。
(四)漂流受气候影响,营业收入减少。
近两年由于洪灾,气温的下降。我县限上的“沱龙峡漂流”、“连云山漂流”、“ 幕阜山漂流”遭遇洪水的冲击,不但财产受到破坏,还减少了旅游周期,导致营业收入减少。由于没有规模的保护环境,遇到天灾就无法控制。
三、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结构,带动各行业平衡发展。
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服务业的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各行业平衡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县的区位优势,在交通物流方面拓宽服务范围,加快发展与工业生产配套的服务业,争取在工业生产配套服务业发展上有所突破。以加快物流、金融、科研及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存量,优化结构,带动其它各行业平衡发展。
(二)抢抓机遇,培养人才。
针对我县服务行业“小、散、弱”的状况,做大做强服务业产业,增强服务业竞争优势,已是迫在眉睫。服务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服务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培训高技能、高知识的专业化人才,从价值链的底端向高端进发,努力掌握核心技术,从根源上提升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三)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政府要多与金融单位协调,积极扶持那些市场需求大,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在资金、环境等方面创造宽松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四)完善旅游业发展环境。
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宽松旅游业发展环境,保证这项产业规范健康发展;要加快景区的路、水、电、通讯等硬件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开拓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