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12-12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市县分析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纪检监察工作

编稿时间:2014-09-23 00:00   来源:华容县统计局  

    统计事业随着工作内容不断增多,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管理权限不断加大,如GDP等统计数据的评估认定权、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考核权、统计执法监督权等,统计部门也有可能滋生和产生腐败问题。如果认为统计部门“无权无钱”,放松个人世界观改造,放松职业道德修养,不但会严重妨碍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还会成为腐败分子逃避监督的借口。因此,在做好统计专业工作的同时,必须重视廉政教育等工作。只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才能把统计工作做得更好。

一、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两性”

    法律法规廉政教育是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内容。加强统计系统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增强两个自觉性。

    一是以廉政教育干部新形象为重点,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形势教育,促使统计系统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倡廉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二是以恪守统计法教育为重点,增强维护统计的权威性。在统计系统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教育,使各级统计人员深刻认识统计弄虚作假的危害性,树立“统计弄虚作假是一个政治问题,统计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最严重的腐败”的观念,筑牢遵守统计法规、自觉抵制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其次,要使全社会深刻理解《统计法》和《处分规定》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增强惩治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信心,在统计工作中,充分利用《统计法》和《处分规定》这两把利剑,坚决履行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职权,切实维护统计工作的权威。

二、加强推行制度建设,抓好“两风”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统计方法制度,狠抓行风建设。把讲真话报实数、保证数字真实性作为行风建设的主要内容。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参与做好统计执法工作,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要加大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问题依法追究的力度,坚决消除统计执法的空白点,有效地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违反统计调查制度的调查行为和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进行坚决清理,维护统计法的严肃性。同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把防腐的关口前移。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实行关口前移,提前介入,确保不出问题、不出乱子。我局还制定了纪检监察工作规则,召开了局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公布了对全局廉政考核的实施办法,把纪检监察工作延伸到各股室。

    2、以《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契机,狠抓党风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形成一把手对廉政工作负总责、纪检监察认真抓检查落实的工作机制。以力保不出大案要案为目标,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政治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活动中,采取班子带头查、内部互相找、基层群众提、上级领导点、相关部门帮等办法,认真查找了工作作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党组召开民主生活会自查,局内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分别向有较多工作联系的业务股室和基层单位发出作风评议表,广泛征求在发展思路、政策水平、群众观念、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廉洁状况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华容县统计局2014年行政执法投诉受理情况登记表中无一例投诉,赢得了县纪委的高度肯定。

三、加强职责职能,坚持“两查”

统计部门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以《行政监察法》为依据,通过行政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办事效率。

    1、围绕《行政许可法》开展行政效能监察。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建立健全对各级统计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和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促进依法行政。加大对违法行政、越权行政、不遵守法定程序行政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行政规范,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优质服务。同时,把改进机关作风贯穿于行政效能监察的全过程,督促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大局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反对主观主义、自以为是、随意决策;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反对官僚主义、“官出数字”、闭门造“数”;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反对享乐主义、作风飘浮、铺张浪费。

    2、围绕执政为民开展行政效能监察。重点整治弄虚作假行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针对统计工作的特点,结合统计工作巡查和统计执法检查,着力查处统计部门、统计行业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在统计改革过程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狠刹脱离实际、摆花架子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风气,认真解决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工作人员办事推诿,不依法行政、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和刁难群众等错误行为进行认真整治,追究纪律责任。

四、提高执行能力,力求“两效”

一是努力注重执行效果。把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执行力建设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夯实乡镇、部门统计基础,提高统计的时效性和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加强企业统计业务培训,加强企业统计分析,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努力注重监督效果。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实行有责必究的“买单制”,不搞“下不为例”,绝不姑息迁就。加大考核力度,将执行力纳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中,与评优评先、股室干部调整相挂钩。加大监督检查处理力度,对存在的问题,该批评的批评,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理的处理,形成“鼓励干事、鞭策懒散、处理捣蛋”的导向,形成求真务实抓落实、正风正已尽责任的风气,形成“人人讲执行,事事抓执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