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解决我县的事情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发展,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县份,人均GDP只相当于全省的48%,加快发展的任务很重,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调结构、促转型就没有回旋空间,稳就业、保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
诚然,我县GDP增长速度近几年均在2位数以上,发展还是很快的,2013年全县GDP182.6亿,同比增10.2%;2014年计划同比增长12%,增幅大、任务重、压力大,靠什么确保国民生产这个整体目标?全县主攻“三大战略”,主战“三区一片”、主抓“三大工程”、主促“三量齐升”。我县发展生态旅游这一主流板块作用不可低估。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特色的风土民情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随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拥挤喧闹、雾霾严重、竞争激烈和节奏紧张的城市感到压抑和厌倦。迫切需要利用闲暇的时间改变一下生活环境,而清新幽静和悦目赏心的大自然正是最佳休息游玩的天堂。追求原汁原味文化享受、追求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体验“人地合一”的快感,是医治现代“文明病”的一剂良药。
一、机遇
1、生态旅游已成主流板块
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尤其是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无限扩张,走出“钢筋水泥森林”,融入“上山下乡”潮流,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随着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旅游人潮涌动的“黄金周”、“小长假”,大多数人们不愿花钱买亏吃,花钱看“人头”。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成为旅游业的主流板块。今年“五一”小长假,石牛寨地质公园一天就接待1.1万人,一万多人的下乡入园,大坪、长寿、虹桥周边饭馆暴满,全县其他景点,三天总共接待游客8.27万人次,创收入4325万元。
2、基础休闲向深度体验延伸
山水观光和基本的休闲活动是生态旅游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时下游客越来越注重内心感受,从“养眼”转向“养心”。向往亲近大自然,感受田园生活,到菜地摘菜,钻山林挖笋,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山野生活,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我县周边的“生态美食”、“农家乐”,人们趋之若鹜,就连设施十分简陋的澄潭生态园每逢节假日人头涌动,一巴掌大的地方,一天也要接待2000多人。
3、包容性和多样性促使其他产业集结
生态旅游因其巨大的包容性和资源的多样性,促成林业、农业、渔业、生态度假等与旅游业充分整合,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生态产业集群。例福寿山的避暑与拥有“白云毛尖”品牌的茶业以及峡谷漂流等与旅游充分整合,形成福寿山镇的生态产业群。
4、旅游产业变成产业旅游化
“旅游”和“产业”,如今关注的重点已经以旅游产业化,变成了产业旅游化。农业旅游、乡村旅游、食品旅游等已经成为旅游关键词和市场选择的主流。在这其中,综合了体验化的农业劳作模式、乡村的原生态宁静环境、情趣化的游憩方式,包含生活味浓、清洁舒适的居住方式等元素的生态农庄,正在成为被投资商和游客追捧的焦点。
二、路径
1、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我县2006—2020年旅游总体规划,分近、中、远期三个发展阶段。洋洋几十万字,规划编制形式新颖、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定位和项目筹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这是我县的旅游大纲,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按此纲操作,绝不能我行我素,做到哪,算到哪。
2、加强管理,提高素质
导游是旅游服务工作的主体,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也是旅行社的窗口和旅游业的灵魂。导游作为旅游业的生力军及旅游业的对外展示的第一道窗口,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县对外形象。随着旅游业不断开展,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趋向具有个性化的旅游活动,这就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导游谈不上队伍,随队导游“只游不导”,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合不上拍,建议从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遴选精英,充实队伍。我县一定要拥有一支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很强的沟通能力,较高的人个素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法治意识的导游队伍。这是我县旅游业做强做大的关键所在。
3、注重生态,严格执法
生态旅游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管理水平和执法力度的高低强弱。生态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是很难在短时期可以得到修复的,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严防景区污染、火灾、乱砍乱伐,偷猎动物等现象发生。
4、提升服务,以食为先
民以食为天,旅以食为先。在“食、住、行、游、购、
娱”的旅游六要素中,饮食是排在第一位的。我县的特色食品“名声在外”。在平江,无论是宾馆、酒楼,还是农家、小店,做出的饭菜一律可口,更有许多地方小吃,霉豆腐、酱干、火焙鱼、蒿粑粑,特别是“家菜不如野菜香”,平江时下兴起的绿色野菜,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喜爱,鱼腥草、木耳菜、水芹菜、地木耳、幕阜石耳、栀子花、长寿黑酸菜、什锦菜等,还有丰富民间特色筵席,用盖碗盖着一碗一碗端上桌,每碗都有盖面,吃一碗撤一碗,好一桌佳肴;当归炖黑山羊清香、肘子浓香、莲羹甜香、火焙鱼鲜香、山笋脆香、吊锅油豆腐,野芹菜炒鳝段……如此美味,特别是在岳阳市县区,有谁能与平江媲美。
吃做好了,客留住了,不仅带动了旅游业,还带动了农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我县的“吃”大有文章可做,地道土特产不下百个品种,建议有关部门精心打造“平江特产库”,一揽子推出去,有红茴系列、野菜系列、豆制品系列、米制品系列等,这绝对是我县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