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标 名 称
|
2011年
完成情况
|
2012年
完成情况
|
2013年
完成情况
|
2014年
完成情况
|
2015年
预测数
|
2015年
目标值
|
GDP(亿元)
|
203.88
|
216.54
|
239.19
|
265.63
|
287
|
300
|
GDP年均增长率(%)
|
15.0
|
5.4
|
9.8
|
9.0
|
9.0
|
12.5
|
人均GDP(元)
|
28734
|
30407
|
33402
|
36878
|
39845
|
38000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亿元)
|
106.97
|
249.9
|
431.7
|
656.08
|
925
|
780
|
财政总收入(亿元)
|
5.04
|
6.00
|
6.75
|
7.29
|
-
|
8
|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
96.57
|
-
|
-
|
118.03[1]
|
128.65
|
560
|
城镇化率(%)
|
38.4
|
39.74
|
40.97
|
42.51
|
45.67
|
4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55.60
|
63.48
|
71.98
|
81.14
|
92
|
120
|
三次产业结构
|
21.7:51.7:26.6
|
22.0:50.2:27.8
|
20.8:50.6:28.6
|
20.6:50.3:29.
1
|
18.3:50.6:31.1
|
17.73 :52.85:29.42
|
单位GDP能耗降低(%)
|
4.9
|
63.9
|
-41.1
|
27.1
|
7.9
|
17
|
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
|
12.8
|
9.6
|
-[
2
]
|
1
0.6
|
10
|
12.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0104
|
21501
|
19007
|
20825
|
24403
|
28000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8814
|
10365
|
12132
|
13675
|
14973
|
12000
|
五年年来,我们充分履行统计职责职能,扎实有效开展统计业务工作,大力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攻坚克难,健全联动、培训、督查、奖惩四大机制,指导、服务全县259家规上企业按时进行“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三率”(直报率、上报率、数据录入准确率)达100%,并逐步建立了联网直报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指导全县120个常规记账户按要求做好了每月记账工作;严格统计执法,“十二五”来,对全县120多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执法检查、15个乡镇开展了统计巡查;做好了我县“十二五”来所有实事项目的数据审核、认定、评估和上报工作;认真完成了大小21个专业的年定报工作;高效完成投入与产出、资源产出率、文化产业、工业抽样、工业品价格、采购经理等24项统计专题调查;配合搞好县委换届、组织工作、组工形象满意度、政风行风、县人民医院、自来水公司等行业满意度等各项社情民意调查;积极开展乡镇统计站“达标争先”活动,指导插旗、三封寺、新河两个乡镇统计站获得“省级示范乡镇统计站”的荣誉称号;基本单位名录库不断完善,收录了全县3257个法人单位、802个产业活动单位和近3万户个体经营户;系统建立包含13大项的全县统计数据库,实现用统计数据直观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启动了劳动力月度调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十二五”来,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我局业务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荣获市“先进统计单位”、“优秀统计单位”的称号,专业工作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30个、第二名或二等奖37个、第三名或三等奖20个。其他业务工作稳步推进。
四、狠抓大型调查,在实效上下功夫
1、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2010年启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主要目的是查清近十年来我县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全县20个乡镇,共划分510个普查区、1588个普查小区;选聘510名普查指导员、2580名普查员。有效的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普查结果显示: 全县常住人口为709098人,此项工作成效显著:两家单位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59名同志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10家单位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26名同志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
2、全面展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我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县、乡镇共投入资金140万元,选聘“两员”647人,从部门单位、乡镇机关、大学生村官中抽调了一批骨干人员近200人,对“两员”进行4次集中业务培训,经普办干部下到乡镇现场培训指导130次,培训达2000人次,三经普进展顺利,效果好,此项工作得到省、市普查办通报表扬。目前,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县共有企业3942家,比二经普2794家增加1148家。个体户30437户,比二经普个体户27908户增加2529户。此项工作得到省、市经普办好评。
5、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此项工作事关我县在全省排名以及湖南是否提前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来,我局精心组织谋划、认真钻研上级文件、广泛收集一手资料、详细开展指标测算、及时分析预警,高效完成小康监测23大项指标的采集、录入、汇总、审核、评估工作。
五、狠抓统计服务,在质量上下功夫
“十二五”来,我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热点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作用,竭尽全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一是及时进行监测预警。组织专业人员每月上报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及完成情况、每季度解读经济运行态势、定期发布统计信息,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预警。二是强化统计调研分析。大兴调研之风,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统计分析和调研能力,多出统计产品,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十二五”来,统计信息和调研分析文章上国家统计网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各1篇(实现全市零的突破)、上省统计网的32篇、上市政府网的47篇、上市统计网的398篇;信息被县内新闻媒体采用100余次。三是精心打造统计精品。2011-2015年每年编印《华容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发行了三期《华容工业动态》,编印了四是全方位提供统计服务。为各项民意调查提供了贴心服务;为企业争创品牌、优化环境提供了“保姆式”服务;为争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棉花生产重点县、生猪调出大县、油料生产先进县等荣誉作出了贡献;为全县争项争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优质的统计服务,有效地将数据转化为政治、经济、社会效益。
六、狠抓中心工作,在作为上下功夫
我局在认真做好统计业务工作、重点工作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创卫、三年绿化行动、干部作风建设、联创共建、民情大走访、综治民调、计划生育、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班子建设等多项工作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十二五”来,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同统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全县上下统计意识有待加强;二是部门统计工作职责不到位,影响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部分乡镇尤其是企业没有专(兼)职统计人员,而且兼职统计人员也经常变动,影响统计工作质量;四是统计培训教育力度不够,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