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精神,坚持创新开放,强化实干担当,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1-6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4.77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24.67亿,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69.53亿,同比增长8.4%;第三产业50.57亿,同比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1:48.0:34.9,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比去年同期提升0.6、1.2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一)产业经济稳步增长
1.农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同比增长3.4%,林业同比增长2.3%,牧业同比增长3.8%,渔业同比增长3.3%。上半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655公顷,同比增长3.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4311公顷,同比增长2.1%。牲猪存栏69.3万头,同比增长1.76%;牲猪出栏76.53万头,同比增长0.7%。淡水养殖面积6185公顷,同比下降0.3%;水产品产量25113吨,同比下降0.1%。
2.工业稳中有升。一是增长速度全面提升。1-6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二是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增强。1-6月我县有园区规上企业88家,占所规上企业的60.7%。园区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8%,环比增加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9.7个百分点。三是四大支柱产业主导地位突出。1-6月我县四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建筑建材完成产值126.06亿,占全部规上总产值的68.65%。四是经济效益明显提升。1-6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9亿,同比增长59%。
3.服务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1-6月我县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同比增长18.68%;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同比增长33.08%。在服务业中,娱乐产业(3家)增长最快,到6月底实现营业收入0.14亿,同比增长100%;其次是居民服务业产业(2家),到5月底实现营业收入0.35亿, 同比增长52.17%,增长速度第三的是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品修理业(2家),到6月底实现营业收入0.86亿,同比增长34.38%。
(二)增长动力持续稳定
1.投资拉动持续发力。1-6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52亿,同比增长13.4%,环比增加1.1个百分点,增速半年来连续超越全市平均水平。
2.金融支撑较为稳健。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7.22亿元,同比增长13.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95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中长期贷款67.03亿元,同比增长了3.6倍。
3.“四上”单位申报增强后劲
截止6月底,我县已入库四上企业14家,其中建筑业1家、房地产5家、工业6家、批零2家。预计7月可新增6家。
(三)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1.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到本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36元,同比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8元,同比增长8.7%。
2.财税结构不断优化。1-6月我县税收收入达2.37亿,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2.8%,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8.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达2.4亿,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3.2%,占比下降17.2个百分点。
二、要注意的问题
(一)工业提升困难重重。一是规模工业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为规范规上企业名录,2017年我县共清退僵尸企业21家,截止今年6月,我县规模工业企业14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7家,比去年12月减少11家。二是部分重点企业生产出现下滑。陶瓷行业生产情况大幅下降,金城陶瓷,宏康陶瓷、亚泰陶瓷、天欣科技四家重点陶瓷企业除天欣科技增长5%以外,其余三家陶瓷企业均为负增长,金城陶瓷1-6月产值仅1866万元,接近停产。三是工业结构不优。在产业结构上,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1-6月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43%,而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0%。在组织结构上,大企业少,中小企业整体实力偏弱。以大企业为核心、相关配套企业聚集其周围的产业集群刚刚起步。在产品结构上,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偏高、配套率偏低。机械制造企业多为简单加工、组装和制造环节,产业链条短,缺少高端产品。4家陶瓷企业产品均有全抛釉、抛光砖等,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加上缺乏创新和科技水平有限等原因,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够。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强。受地方债务清理及生态环保攻坚战的影响,政府性投资项目停建、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工业产业类项目审批更严,全县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出现下滑。1-6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52亿元,但50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仅16.65亿,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16.7%,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占比在六县市中居末位;50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6.8%,比全市平均水平-17.3%低29.5个百分点。
(三)社会消费稳中趋缓。爱大环境影响,今年餐饮业比较低迷;加之受岳阳君和大酒店有限公司、岳阳县新开众一山庄有限公司、岳阳市广昕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岳阳县明辉电线有限公司这四家企业的影响(这四家企业去年年底退出四上企业未成功,但已受到省局关注,市局指示这四家企业今年营业额按四下企业申报,计划年底按四下企业标准退出四上单位),今年我县社零数据增幅在全市都处于中下位置。1-6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33亿元,同比增长9.1%。半年来,除3、6月份增速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外,其余几个月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建议
(一)积极促进工业增长。一是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强化对工业用电量、工业实缴税金等相关指标的预测预警。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帮扶水平,增强帮扶实效。三是调优传统产业存量,扩大新兴产业增量,为全县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增强投资发展后劲。一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跟踪签约项目进展,力促投资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二要积极挖掘新的投资增长点。着力引进和扶持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加大对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未来科技进步方向领域的投资力度,打造投资增长新引擎。
(三)深入挖掘消费潜力。一是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农村消费由生存型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二是调优消费结构。在绿色产品、数字消费、旅游消费等领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消费者,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三是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鼓励传统实体零售商与电商服务商对接协作,加快推进全县电商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