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12-12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市县分析

2018年一季度临湘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编稿时间:2018-04-28 09:25   来源:临湘市统计局  

2018年一季度,临湘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80.9万元,同比增长9.6%,高出岳阳市平均增幅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限额以上消费增速小幅回升

一季度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43988.7万元,同比增长13.5%,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

(二)城镇乡村消费市场同步攀升

一季度城镇单位实现零售额140547.8万元,占零售额的比重为77.9%,同比增长9.1%;乡村实现零售额40733.1万元,同比增长10.2%,乡村消费市场增速较快于城镇1.1个百分点。

(三)四大行业整体增幅较为平稳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435.1万元,同比增长9.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2746.6万元,同比增长10.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9071.7万元,同比增长9.8万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027.5万元,同比增长9.6%,四大行业整体增速差距较小,增长幅度较为平稳。

(四)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消费

2017年入规15家文化产业,新增数量全岳阳市第一,全市文化产业数量达到33家。其中,新入规文化企业有新文书苑、渔乐钓具、江湖钓具等商贸企业,成为全市文化产业的生力军,促消费作用明显。在2018年一季度书刊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与上年同期比增加了两倍多,零售额增长幅度较为强劲。

二、 影响消费品市场运行的问题分析

一是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数量不足。全市现有9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一季度营业额4508.6万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总额比重仅为3.2%。占比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辖区内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数量较少,在岳阳市9县市区中数量最少;二是住餐行业发展劲头不足、质量不优。

二是城乡消费市场发展不均衡。我市的发展重心还是放在城区这一块,虽然加大了农村建设力度,但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主要还是缺乏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比如,在穿、用两个方面的消费情况,大多数人选择规模比较大一点的交易市场,比如湘北大市场、富食村购物商城、富临小商品市场进行消费,造成了乡村部分商品滞销,城区销售火爆的现象。可以说,全市商品市场交易呈现结构单一现象,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是网络销售冲击实体店。网购是时下热门的新型消费形式,其低价格及选择的多样性吸引了众多中青年消费群体,改变了多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特别是80后、90后已成为服装、家电、通讯、汽车等商品购买主要消费群,他们的消费方式已发生改变,更多的是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消费,而非传统的商场百货购物。因此,网络销售对全市的商业实体店产生一定影响,造成部分消费分流。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努力做好配套经营服务。一要发展特色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比如“野樱岭观花”、“油菜花观赏”、“6501风景区”、“龙窖山遗址”等,实行景点、酒店、农家乐和土特产销售打包促销,努力做好景点配套经营服务;二是提升商业服务功能。目前,全市有“白云湖购物广场”、“富食村购物广场”两大商业圈,带动周边个体经营服务效益。为了加快临湘商业服务圈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居民消费需要,建议推行现代商务模式和经营业态,加大招商和升级改造步伐,配套餐饮、娱乐、休闲功能,着力打造本地几个规模大、档次高的复合型商务综合体。

2、打造临湘特色电子商务平台。近年来,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扶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要重点打造和培育鱼标产业电子商务交易,本着“漫步临湘、游钓江湖”的理念,扩大鱼标行业在淘宝、天猫等平台的销售规模,同时,鼓励企业自建网络交易平台,加快建设本土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释放消费潜力、激发行业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全市总人口54.8万人,城镇人口14.45万人,乡村人口40.35万人,全市74%以上的乡村人口仅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8.9%的份额,农村消费水平还很低,市场拓展潜力巨大。所以,必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健全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刺激农村消费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