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12-12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市县分析

1-9月平江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浅析

编稿时间:2010-10-25 00:00   来源:平江县统计局  

  今年以来,我县继续推行扩大内需的政策,特别是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确立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居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品市场“高开高走”,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发展态势。全县1-9月累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7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8%,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城镇市场好于农村市场。1-9月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154715.3万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同比增长23.7%;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28560.2万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同比增长17.7%,低于城区消费品市场零售总额增速6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商业网点布局日趋完善,商品种类越来越全,商业信誉越来越高,极大吸引了城区周边乡镇居民进城购物消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县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二)假日消费成为新亮点。节日集中消费特征日益明显,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由于政府积极倡导假日经济,同时像福润多、家家乐等超市通过打折让利、奖品促销等各种营销手段,激发民众的消费热情,各商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纷纷推出一系列营销措施,增加经营品种,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购物热情和消费欲望得到尽情释放。

  (三)住宿、餐饮业增幅加快。我县住宿及餐饮业总户数达几百户,其中既有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能够满足商务活动的餐饮企业、又有一批面向大众消费的中低档的餐饮企业,餐饮业的多样化、多元化,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家庭团聚、朋友相逢、大小生日、学生升学、喜庆筵席更多地选择外出用餐;从而使得餐饮业零售额不断攀升,像和天、罗马等中档大酒店就需要提前半个月订酒席。1-9月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19087.9万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3.4个百分点。

  (四)结婚黄金期对我县消费市场的影响。针对这个黄金期大福星家电超市与富豪黄金店等商家都纷纷推出打折让利的活动。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婚庆消费成为拉动消费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个消费群带动了房地产、装修、家具、家电、服装、珠宝、餐饮、旅游、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1-9月份我县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54715.3万元,同比增长22.8%。八月、九月是我县结婚的高峰期,很多商家为了迎接结婚黄金期,纷纷推出针对婚礼的多种优惠,特别是餐饮业,整个八月、九月的席位都已基本订满,婚宴高峰特征极为明显。

  (五)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长明显。今年,由于国际油价的不断提升和我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壮大、社会车辆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消费的需求日益提高,成为促进石油及制品类商品消费的新的增长点、有时县级天岳加油站输油量都供不应求。1-9月我县石油及制品类商品的零售累计同比增长28.6%。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的问题

  (一)城乡市场差别依然存在。一是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率先流向县城,加上县城消费环境的逐步优化,商品齐全,以及大量农民人口的涌入,加大了县城商品的销售额;二是由于节假日期间,人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衣着的支出,对于这些价值量较高的商品支出,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在县城来消费。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建设落后,销售网点少,品种单一,市场管理不规范,假冒产品不绝等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二)物价上涨形成的压力较大。今年1-9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攀升。以油、蛋、肉等为主的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物价上涨虽然能拉动消费品零售额的上升,但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也会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预期支出压力大,即期消费倾向偏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难以抵消日益增大的教育、住房、医疗等预期支出形成的压力,因而居民储蓄意愿强,很难形成即期消费。

  三、对扩大消费、加快消费品市场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大力度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1-9月,我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6.0%。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家庭生活质量和住房条件将会不断地改善,多层次消费随之涌现,农村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因而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大力度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贸易企业到农村开设销售网点,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销售网络,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要,使农村市场成为我县第三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二)努力增加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强城镇居民的购买力。一是要适当提高职工工资,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切实保障城镇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二是要创造就业机会,有针对性地做好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工作;三是切实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救助。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即期消费倾向。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重点解决“两条保障线”的贯彻落实,解除住房、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信心,特别是要确保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消费。大力发展信贷消费,提高信贷消费比重,积极推动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