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12-12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市县分析

临湘市浮标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编稿时间:2013-05-23 00:00   来源:临湘市统计局  

最近,我们对我市浮标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查了岳阳市临湘池海浮标厂、临湘市岳阳阳明钓具有限公司等浮标制作企业,走访了市浮标产业协会,对我市浮标产业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和一点肤浅认识。

一、临湘浮标产业的现状

临湘现有浮标企业近400家,其中在工商局注册的297家,规模工业2家(临湘池海浮标厂、临湘市名冠钓具厂)已加入浮标协会的133家。专业浮标制作人员近4000人左右。相关从业人员2000人。2012年产值3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完成税收20多万元,是全市第一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行业,职工工资平均在2000元以上,年工资增长率达20%以上。

二、临湘浮标产业的三大亮点

临湘浮标始于1991年,从台湾引进。经过20年的发展,到今天形成机械制造,材料制造,材料供应,浮标加工制造,包装、销售、快递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其亮点之一是临湘浮标行业产品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5%以上,年销售收入1.8亿元,产品畅销全国32个省、市。每月销售海外市场的浮标超过30万支,年创汇近1000万美元。其亮点之二是有池海、名昶、家人、海鳌等五家企业参与国家轻工联合会制订了“中国浮标行业标准”,在国内渔具界享有“威海的杆,临湘的标”的美誉。目前临湘浮标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识。其亮点之三是2012年我市池海公司的“黄金眼”和名冠企业的“名冠”浮标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池海公司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浮标上漆机、成型机等7个品种申报国家专利,现有40多家工厂使用上漆机和成型机。池海公司2013年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三、临湘浮标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竞争过度,市场混乱

生产户之间各自为政,业务上互相争夺,市场上互相拆台,整个行业在市场份额、产品价格上低价竞争,使得利润空间压缩,经济效益不高。

2假货泛滥,形象受损

一些小户追求利益最大化,生产工艺简单,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粗制滥造,大肆仿冒知名品牌,产品质量差、定价低。像池海企业的“黄金眼”在市场上零售100-240元,而市场上伪造的只售20-30元。

3家庭作坊,规模受阻

我市几百家浮标企业,90%以上属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小,没有看相。

4没有研发机构,缺乏研发人才

我市浮标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没有研发机构,缺乏研发人才,发展后劲不足。

四、临湘浮标产业发展的建议

1、科学定位,正确引导产业做强做大做好

一是选择810家有规模,有品牌的浮标企业进驻三湾工业园,利用50亩左右的土地,建立“临湘市浮标产业示范园”,进行示范带动。二是以市委名义向省申报“特强县”轻工业加工扶持龙头产业项目。争取省级财务的滚动支持。

2、加强监管,规范市场有序竞争

工商、技监、环保等职能部门要加大整顿力度。一是打击无照经营。要依据行业标准体系,重新审核企业从业资格,核发生产经营执照,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条件的工厂。二是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标准,打击劣质低价的倾销行为。三是切实维护专利法和品牌管理规定,查禁仿冒品牌的违法活动。四是实行扶优扶强,建立健全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3、创新平台,精心打造地方品牌

一是延伸产业链条,采取项目申报和招商引资建立一个全国浮标专业市场或展示中心。从而推动临湘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协会”和各部门职能开展打假、维权,组建研发队伍,提升浮标档次,开展品牌评选等系列活动。三是筹备申办地方“浮标节”。联合制标企业及国内外朋友、经销商、垂钓爱好者,举办“临湘市浮标艺术节”或以浮标冠名的钓鱼大赛。每年举办12次钓具产品展销暨贸易洽谈会,打浮标牌,进一步做响临湘的品牌,让“临湘的标”不仅仅只是一个看点,而会成为一大卖点和市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四是要筹建垂钓休闲中心。五是申报全国“浮标之乡”称号。临湘作为国内最大的浮标生产基地,要整合本地制标资源,开展一些浮标行业专题研讨会,创办一份浮标专刊,开设自己的浮标企业门户网站,不断提升浮标产品的文化内涵,建立自己的浮标贸易市场,全方位进行浮标产品的宣传,让“浮标之乡”,带动浮标生产和市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