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1-09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决策咨询

从人口普查数据解读岳阳市人口发展状况(2011第20期)

编稿时间:2011-10-31 00:00   来源:普查中心  
人口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人口问题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依据。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岳阳市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小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三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复查及数据录入处理等主要阶段性的工作任务。本次普查主要数据揭示了全市十年来人口的发展变化情况,为岳阳实现“五市一极”的战略目标提供了详实的人口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岳阳人口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现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岳阳市人口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岳阳位于湖南省北部,与湖北、江西两省相邻,北纬29.22°,东经113.06°。现辖2个县级市(临湘市、汨罗市)、4个县(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平江县)、3个行政区(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和3个非行政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总面积约1501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824.4平方公里,岳阳楼区人口约81.46万。经济总量仅次于省会长沙,居湖南省第二位,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岳阳名列第57位。
一、总人口分布及增长变化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5477911人,十年内共增加466495人,增长9.3%。年平均增长率为0.79%。全市户籍人口为5648867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506069户,家庭户人口为507299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7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34311人,占51.74%;女性人口为2643600人,占48.2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21。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7632人,占16.02%;15-64岁人口为4100164人,占74.85%;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0115人,占9.13%。
(五)受教育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7515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5838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09889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7848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6629人。
(六)人口地区分布
表一: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
地区
人口数(人)
比重 (%)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2010
2000
全市合计
5477911
100
100
368
岳阳楼区
814593
14.87
10.83
1999
云溪区
176872
3.23
3.26
468
君山区
240668
4.39
4.13
386
岳阳县
717032
13.09
14.16
255
华容县
709098
12.95
14.04
445
湘阴县
681075
12.43
12.89
442
平江县
947774
17.30
18.60
230
汨罗市
692280
12.64
13.15
418
临湘市
498519
9.10
8.95
290
二、 岳阳市十年人口发展变化主要特点
岳阳的人口总量、分布、结构、素质和迁移流动等数据,不仅揭示出岳阳市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彰显了党和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凡进程。
 (一)人口发展的积极变化
1、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年平均增长率为0.79%,跟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0.57%相差不大。 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11月1日全市常住人口为547.7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01.14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6.65万人,增长9.3%。年平均增长率为0.79%,跟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0.57%相差不大。这表明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在岳阳市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户均人口3.3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50.6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507.3万人,平均每户家庭户的人数为3.3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7人下降了0.1人。家庭户均人口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和家庭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结婚后更愿意独立居住,家庭生育孩子数量减少;二是随着岳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均家庭居住面积不断增加,三代人、二代人同住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三是岳阳作为作为湖南省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二的门户城市,区位、经济优势不断强化,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和学生,引起人口机械增长加大;四是随着我市8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以及空巢老人的增多,使得三人户或二人户的家庭户规模已经成为本市家庭户的主体。
3、人口性别比趋向合理,总人口性别比为107.21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最直观结果是若干年后导致婚配压力,家庭稳定性会受冲击,社会不安定因素也会增加。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3.43万人,占51.74%;女性人口为264.36万人,占48.2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44下降为107.21,可见,岳阳市五次人口普查以来男女性别比在逐步下降,人口性别比已非常接近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在102-107之间)。一方面意味着岳阳出生人口性别比向着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谐状态发展,另一方面说明近年来岳阳有关部门开展广泛的措施如“关爱女孩”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4、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一是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多。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556人上升为684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088人上升为2297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7918人上升为3831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947人下降为23339人。二是文盲人口大幅下降。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6629人,文盲人口减少74008人,文盲率由4.41%下降为1.76%,下降2.65个百分点。这非常形象地体现了岳阳市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也反映出十年来岳阳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说明九年制义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求,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向更高层次加快转化。
5、人口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中心城区变化明显。 从人口的比重来看,变化较为明显的是岳阳市的主中心城区岳阳楼区。十年来,岳阳楼区人口规模进一步壮大,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为第二,相比十年前的居全市的第六上升了四位。这主要是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市政建设向四周辐射延伸的地域面积越来越来广,城市功能不断的完善,城市品味不断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将岳阳楼区做为安居创业的首选之地,因此岳阳楼区的人口密度也高居全市第一。
(二)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本次人口普查数据也反映出了岳阳人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矛盾和挑战,给岳阳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一是人口年龄结构已经步入老年人口型;二是人口结构性矛盾显性化,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三是家庭规模人口缩小,户数不断增多,住房趋向紧张。
1、 人口年龄结构已经步入老年期,养老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 按照国际人口年龄类型标准,在一个地区的总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7%以上,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在30%以下就属于老年期人口类型。普查资料显示,全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9.1%,比第五次人普的6.7%增加了2.4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比为16.0%,比第五次人普的22.7%下降了6.7个百分点,这说明岳阳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对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来说,已进入老年期人口类型。根据岳阳各年龄段人口构成及死亡情况,预计2020年,全市还会有60多万人进入60岁以上老年人口,加之生育水平的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岳阳市老龄化在未来10年有加速的趋势。届时,老年人口是以独生子女的父母为主,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医疗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等问题成为岳阳亟待解决的严峻挑战。
2、低年龄人口减少和妇女生育水平逐年下降,人口年龄结构性矛盾将日益 突出 从年龄构成来看,岳阳市0-14岁的人口比重为16.0%,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下降了6.7个百分点。低龄人口的减少,充分说明人口出生率和妇女生育水平逐年下降,人口的低生育率导致人口结构最明显的变化是年龄结构的迅速老化,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减少。 有效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将会严重短缺,将 使得初级工人薪资水平和劳动成本会成倍提高,而且这种趋势难以在短期内被扭转,这使得今后一段时间内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将 逐渐突出并 长期存在。
3、家庭户规模日趋缩小,户数不断增多,住房趋向紧张。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有150.61万户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家庭户141.16万户多了9.45万户。 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年轻人婚后独立门户,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以及随着岳阳经济发展外来流入人口的增加,使得岳阳家庭结构向简单化趋势变化。以二代户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家庭户居住的主流,家庭规模小型化带来对社会需求带来重要变化,以户为单位的房地产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个也成为岳阳房价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岳阳市人口发展问题的几点建议
人口的问题非常复杂,影响也非常深远,所以我们要根据人口变化的趋势更加深入科学地研究人口变化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未雨绸缪、统筹考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一)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个人就业能力,缓解劳动力资源供给不断减少的压力。 普查数据显示岳阳市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但是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如: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比重为6.9%,低于全省7.5%的水平。当前,如何提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科学制定提高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科学进行出生缺陷干预,普及婴儿扶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快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要加大教育投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逐步使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
(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由于我市老年人口存在基数大、增速快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单纯通过建立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因而必须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坚持体系保障和资金保障相结合,在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的福利服务体系,为全社会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服务保障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扶持政策,推进民办公助和公建民营的社会福利机构的建立,构建惠及全体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提高老年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服务;倡导和鼓励老年人自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潜力,充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三)结合家庭规模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合理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是关注民意、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这就要求政府结合家庭家庭人口规模和住房需求,以住房保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责,加大保障力度和覆盖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确保多渠道保障资金的到位和土地等政策资源的优先配置;加大廉租房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强对经济适用房分配与使用的监管,以保障居住权优先,(通过限制房屋产权减少乃至杜绝倒卖经适房等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合理布局廉租房与经适房的地理位置,做到切实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