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1-09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决策咨询

1-9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全年走势预测(2011第18期)

编稿时间:2011-10-31 00:00   来源:综研室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四化两型”和“五市一极”战略,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

  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初步测算,1-9月全市实现GDP1328.32亿元,增长13.9%,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增幅近几年来首次排全省第三位,高于全年目标任务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1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740.24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416.93亿元,增长13.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04亿元,增长38.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93亿元,增长17.7%;财政总收入136.3亿元,增长32.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53元,增长2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2元,增长11.6%。

  2、主要经济指标排位居前的县市区。

  ①GDP增长前三位的分别是:云溪区(14.7%)、湘阴县和君山区(14.6%)、岳阳县(14.5%)。

  ②财政总收入增长前三位的分别是:汨罗市(56.8%)、岳阳县(46.4%)和岳阳楼区(45.0%)。

  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前三位的分别是:湘阴县(44.2%)、华容县(43.3%)、岳阳县(42.7%)。

  3、支撑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部门指标增速加快。

  地税局: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增长32.9%,增幅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建安营业税增长34.7%,增幅同比提高24.7个百分点;房地产营业税增长47.9%,增幅同比提高12.9个百分点。

  财政局: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性支出增长30.2%,增幅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

  交通局: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3.5%,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0.0%。

  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20.9%,增幅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9.3%。

  商务局: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5.1%,增幅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2.3%,增幅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1.9%,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0.7%,增幅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比31.9%,增幅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

  房产局: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34.9%,与去年同期持平;房地产单位从业人员增长27.8%,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房地产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40.6%,增幅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

  (二)五市一极协调发展

  1、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一是农林牧渔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72亿元,增长3.7%,结构比为45.2:2.9:36.6:15.3,与去年同期相比,农业和牧业产值占比分别上升0.6和1.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552.08千公顷,增长1.9%,早稻总产量增长3.6%,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328.76万吨,增长3.9%。出栏生猪555.95万头。渔业产值增长1.76%,水产品产量29.48万吨,增长1.8%。二是规模农业成效显著。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42个,新增153个,辐射带动农户约22万户。农业聚集化程度提高。目前全市单品种集中连片种养达万亩以上的乡镇板块达67个,单品种集中连片种养达千亩以上的农村板块达484个;粮食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的种粮大户396户。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截止9月底,屈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到位各类项目51个,正在申报的项目有55个。三是生态农业效益显现。生态种养增多。全市获得“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认证个数449个,面积414.2万亩;获得省级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的水面有87万亩,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绿色、生态、无公害的农产品。名优产品不断涌现。全市涉农产品中,拥有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省名牌5个,省著名商标76个,省名牌产品13个。此外还有4种水产品已获得注册的商标。

  2、现代工业加速升级。一是工业主导能力不断增强。1-9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四位,比上半年前移三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2%,拉动GDP增长8.8个百分点。二是优势产业效应放大。前三季度全市十大优势产业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69.79亿元,同比增长19.5%,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7.2个百分点。我市“十二五”重点打造的两大千亿产业中,石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5.38亿元,增长18.2%;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18.2%。此外,造纸、电力、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3.27亿元、10.97亿元和74.88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5.6%、53.9%和30.4%。三是高加工度、高技术工业加快发展。全市高加工度、高技术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93.21亿元和34.79亿元,分别增长31.6和27.3%。四是新兴产业发展迅猛。1-9月,我市机械制造、电子光伏、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31.0%、33.8%和21.7%。五是公有和非公工业双轮驱动。1-9月,全市中省工业实现增加值174.99亿元,增长17.0%,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同时今年非公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510.81亿元,增长23.2%,高出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3、现代航运物流业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现代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07.8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及批发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6.87亿元、0.70亿元、0.76亿元和59.53亿元,增速分别为11.2%和10.2%、6.5%和13.0%。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和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23.5%和20%,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6064万吨,集装箱8.45万标箱。临港新区建设来势喜人。今年来先后签约了澳门名嘉集团、深圳斯达电子等21个重大项目,合同引资近110亿元,目前凯达科旺等7个项目已顺利投产,港龙物流等10个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投资近35亿元的澳门名嘉商业综合体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

  4、现代旅游业持续升温。1-9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169.9万人次,同比增长8.3%;接待入境旅游者10.2万人次,同比增长9.2%。实现旅游总收入96.2亿元,同比增长25.2%。旅游创汇3534.2万美元,同比增长20.0%。一是资源整合实现新突破。岳阳楼君山岛景区晋级5A级景区,平江获评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县。二是主推特色节庆活动。今年来,全市主推特色节庆文化旅游活动,有效扩大了岳阳的旅游宣传。7月8日君山团湖荷花公园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岳阳)野生荷花旅游节,截止9月底,团湖公园共接待游客41万人次,增长26%;8月6日,举办了“千秋大爱,万古传奇”大型爱情文化活动,千名市民参加了相亲大会,百对新人走进婚姻的殿堂,湖南卫视30多家知名媒体参与活动宣传报道;此外还举办了第七届2011中国岳阳国际龙舟节、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等大型活动。三是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和绿色餐饮业深度对接。今年来,我市涌现大量生态农庄,将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产品种养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提供吃、喝、玩、乐一体化服务,满足了民众绿色生态消费需求,如君山区虹宇生态园1-9月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自产消费和市场供应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达5.6万斤。四是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我市形成了以巴陵扇、君山银针、十三村酱菜、银鱼等为代表的岳阳文化特色旅游商品,在市区建成了旅游购物街,各县、市均建立了专门的旅游购物商店,前三季度岳阳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1%,居六大旅游构成要素之首。

  5、现代宜居城市品牌凸显。2011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94个地市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岳阳名列第74位,较2009年前移10位;2011年10月,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进行排名,岳阳名列第57位,首次进入前60强。一是五创提质成效显著。1-9月,随着“五创提质”的深入开展,城区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7.3亿元。监督建设项目业主完成附属绿地建设面积33万平方米,完成中心城区植树1万多株,改造配套盲道4.5万米;完成了青年中路、枫桥湖路等34处路灯新、改建工程,城区亮灯率和灯具完好率达98%以上;改造、拆除临街空调滴水管48处,拆除建筑物墙体和屋顶广告标牌268块。二是房地产开发健康有序。一方面引进保利、恒大、黄河等6家国内知名地产企业实行环湖沿江旅游房地产开发,打造的高档住宅成为了城市亮丽的风景;另一方面确保4.4万多套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如期建设,促进了岳阳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前三季度岳阳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7.31亿元,增长11.7%,占第三产业比重8.9%,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83.05万平方米,增长35.6%,实现销售额52.04亿元,增长75%。三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1-9月全市已完成水污染物减排项目共25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15个,农业源畜禽养殖治理16个,其中环南湖截污管网工程完成投资3亿元,工程量完成了95%。四是民生质量明显改善。1-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同比加快1.2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加快14.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1.94万人,保障标准比去年提高40元/月;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6.08万人,保障标准较去年提高25元/月;全市参加新农合384.70万人,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72%以上;城镇医保165.3万人,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55.8%以上;全市计划完成保障性住房44275套,目前开工率达96.9%。

  6、湖南经济新增长极逐步显现。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力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5.04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增长38.6%,同比加快4.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三。前三季度全市亿元以上项目80个,同比增加24个,占城镇以上投资比重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投资406.8亿元,增长46.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327.7亿元,增长84.4%,占全部投资比重52.4%,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全市非公经济完成投资448.6亿元,增长29.0%,占全部投资比重71.8%。二是消费需求走势强劲。大商贸格局加速消费升级。岳阳城区聚集了沃尔玛、百盛、武商、步步高、苏宁电器、通程电器等国际国内11家大型知名零售商贸企业,加速了岳阳消费升级。前三季度,限上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135.21亿元,增长39.7%,限上零售额占比31.9%,比上半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绿色生态餐饮推动消费升级。岳阳美食街、君山休闲农业、湘阴农家乐等特色餐饮美食不断吸引省内外游客来岳消费,1-9月,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99亿元,增长15.0%。汽车及家电等大件消费品促进消费升级。1-9月全市限上企业家电类零售额13.36亿元,增长45.8%;家电下乡产品111.39万台,补贴金额30499万元,居全省第一;根据对开发区14家汽车销售企业的监测显示,汽车销售增长44.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五金、电器类商品增长均在62%以上。三是经济效益显著提升。1-9月,全市规模工业31个大类行业中29个实现盈利。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36.3亿元,总量继续稳居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达到81.5%。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呈刚性上升态势。同时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各级政府都在“调结构、转方式”,通过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来促进产业转型。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论坛上提出:“中国将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立足内需是大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力争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再提高4个百分点,使最终需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也就是在“十二五”末全国第三产业比重要达到47.1%。全省“十二五”第三产业占比的目标为40.5%,我市要达到36%。今年来,我市第三产业占比一直在31%左右徘徊,1-9月,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32%左右,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在14个地州市中位居第12位。

  (二)高能耗产业比重偏大。我市是重化工业大市,高能耗行业占有较大比重。1-9月全市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五大重点能耗产业产值1118.17亿元,占整个规模工业产值的43.7%;五大行业能耗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85.4%,拉动全市规模工业能耗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温总理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他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代表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市“十二五”规划能耗目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达到20%,受高能耗产业比重偏大的制约,实现岳阳节能降耗目标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三)大项目个数偏少。经济发展好不好,后劲足不足主要靠大项目来支撑。元-九月,我市过亿元的大项目80个,占全市总项目个数的5.7%;完成投资额112.23亿元,占全市总投资额的18.0%,在全省排第11位。

  (四)物价涨幅偏高。一是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今年1-9月,工业品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为10.4%,其中:燃料动力增长11.2%,化工原料上涨12.3%。对岳阳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工业的企业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加重了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1-9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5%,增加了城乡低收入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成本,客观上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积极主动应对统计改革有差距

  一是“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率低。按照国家统计局全国 “企业一套表”改革试点要求,2011年将对全国范围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内建筑企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单位、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单位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从业人员和劳动工资、能源和水消费情况、信息化情况、固定资产支出等采用联网直报方式,由企业单位通过网络将有关数据直接报省级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国家、省、市、县统计局都在同一平台上直接抓取数据,但不能修改数据,今后各级政府经济发展成果由企业联网直报说了算。省统计局对各市州9月份的“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情况进行了通报,岳阳的直报率只有74%,这就意味着我们26%的企业数据未被统计上来,虽然目前只是试上报阶段,若到明年1月1日正式上报还是这样的水平,岳阳的经济数据就会垮下一大块。

  二是主要经济指标相关的评估支撑指标在全省排位偏低。统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运用相关部门指标来评估各主要经济指标。例如:GDP利用54个指标进行核算和评估;固定资产投资利用部门8大指标进行评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利用15个指标来评估。但是从省统计局反馈的统计信息来看,我市相关评估支撑指标排位不很理想(见下表)。

  三、经济运行走势预测

  后阶段,国际经济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国内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缓,支撑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但也面临不少不确定因素。

  (一)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一是美债和欧债危机加剧,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加剧了民众对金融债务的信任危机,导致需求下降,对中国实体经济将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国际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日益突出。一方面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涨压力加大,中国面临输入型通涨压力;另一方面对冲基金等国际热钱随时可能潜入中国兴风作乱,企图引发金融社会动荡。三是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由此引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蔓延全球,进一步助推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的情绪,可能延缓中国出口恢复性增长。

  2、国内面临不确定因素。一是稳定物价将持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成本上升,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逐步显现。二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松动,中央将强化责任和督促检查,房地产企业融资将更加困难。三是节能减排任务的刚性目标将迫使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付出较大成本。

  (二)有利因素

  1、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总体趋势没有变。全球经济放缓,但总体还是处于复苏轨道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20日再次发布报告称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均为4.0%,仅下调1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基本面也没有变,1-9月份GDP增速环比呈现回落态势,但仍保持9.4%的增幅。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中国经济增速0.6个百分点,但仍预测全年增幅在9.0%以上。

  2、国家部分政策有利于岳阳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力度,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加快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产业振兴规划,十项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以外,还出台了对中微小企业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允许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特别指出的是“扩内需、促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宏观政策就是要把经济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特别是消费需求上。岳阳市是淡水、农副产品、旅游资源等消费品资源大市,其优质资源与宏观政策取向是高度一致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岳阳内在发展动力依然较强。①岳阳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前三个季度,GDP一直保持14.0%左右的速度增长,各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②投资需求比较健康。从投资结构来看,我市非公经济投资比重较高,1-9月份,非公经济投资占比71.8%,投资增速达到29.0%。这说明我市的投资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③消费正在转型升级。在建设“五市一极”过程中,我市的航运物流业、现代旅游业、生态宜居城市扎实推进,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吸纳需求、扩大消费的巨大平台、价值洼地。

  (三)全年走势预测

  综合分析各种利弊以及目前岳阳经济运行的特点,预计全年全市GDP增长13.5%;规模工业增长1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7.0%。

  四、后段工作建议

  (一)打好农业扫尾战。要认真组织秋粮、牲猪、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获和收购工作,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用原生态绿色无公害的品牌统筹指导农产品的种养殖,布局今冬明春的农作物播种;要大力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完善配套的水利灌溉系统。

  (二)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以低碳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等手段改造提升石化、造纸、能源等高耗能产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二是要发展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岳阳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重点打造洞庭湖原生态绿色食品加工业。洞庭湖淡水农产品资源是地球村的稀缺资源——稀缺的都是有价值的。一方面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用洞庭湖绿色生态品牌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利用国家对中小微型企业的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帮扶发展绿色生态食品加工业。

  (三)举全市之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发展交通运输业。四季度在抓好以临港新区为龙头的水路运输的同时,着重抓好以公路客、货运为中心的公路运输;二是电信、移动、网通公司要加快网络信息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农村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三是推广和普及农超对接模式,做大做强各类专业批发市场。拓宽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绿色通道,拉动城乡商业消费上新台阶;四是认真组织积极开展节假、庆、会活动,加大旅游业与绿色餐饮业、生态农业对接,为一、二、三产业滚动发展提供平台;五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要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四季度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组织文化产品下基层,用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产品丰富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六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下乡、进厂,为生产一线排忧解难,特别是金融、财税部门要深入基层,帮扶企业,解决资金瓶颈,提高企业效益,增加各项税收。

  (四)力争更多大项目、三上企业进统计笼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更多大项目落户岳阳。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提高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率,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协助各级统计部门申报符合条件的亿元项目和三上企业,不断做大岳阳实体经济规模。

  (五)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要以收入倍增计划为目标,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全面完成省为民办实事和市实事目标任务;要确保44275套保障安居工程项目的全面竣工;要积极应对物价上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确保企业效益和低收入群体生活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