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呈持续增长态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汨罗市城镇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905.9元,同比增长15.7%,人平消费支出5078.7元,同比增长7.5%。现根据上半年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将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消费状况作如下分析:
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迅速增长
在主导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和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干职工工资普遍提高的带动下,许多企业也提高了职工工资标准,同时我市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加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保护。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大大提高.
(一)由于我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克服财政困难,将全市干职工的津补贴一律落实到位。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为6822.9元,占可支配收入的76.6%,比去年同期增长18.1%。工薪收入的增长对提高干职工家庭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汨罗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 转移性收入2039.5元,增长25.4%,这主要是在我们的抽样调查户中,有两户收到办酒席的礼金20000多元 ,致使这项收入大大增加。
二、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趋旺
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居民家庭消费需求趋旺,消费能力和水平明显上升。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汨罗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5078.7元,同比增长7.5%。从消费结构来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呈四升四降的态势。其中杂项商品和服务、交通和通信等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一)食品消费支出增长迅速。随着我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呈现增长态势。一方面,价格的回落,带动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增长;另一方面,城镇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食品消费向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营养摄取更加科学均衡,消费层次提升了,支出自然增多了。上半年,汨罗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851.0元,同比增长15.8%。
(二)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成为消费热点。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幅增加,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我市城镇居民尤其是女性居民,在金银珠宝饰品、高档化妆品等杂项商品和美容美发等服务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大,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新的热点。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225.7元,同比增长90.1%。
(三)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势头不减。今年,随着国家减负政策的实施,教育收费虽然减少,但文化休闲娱乐事业发展迅速,城镇居民由原来的必要消费逐步转化为:必要消费加娱乐休闲消费,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654.5元,同比增长49.8%。
(四)交通和通讯支出呈上升趋势。随着油价的上涨及手机的普及,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上半年,交通和通讯支出485元,同比增长55.8%。
(五)家庭设备用品日趋高档,但更新换代较慢。被调查家庭中传统的家庭设备用品基本饱和,享受型、发展型的耐用品拥有比例和需求还有待提高.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89.9元,同比下降0.3%。
(六)衣着消费档次有所提高,但这项消费水平略为下降,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汨罗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733.5元,同比下降0.4%。
(七)医疗保健消费和居住支出下降较多。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下降52.6%,居住支出同比下降10%。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物价上涨过快。今年以来,许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价格增长过快,尤其是燃料、蔬菜类、粮食类价格的上涨给城镇居民生活增加了一定的负担。从调查资料看,城镇居民的主要食品消费量变化不大,但消费金额比去年增加较大,这给低收入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收入渠道较窄。低收入和贫困居民的劳动技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收入途径少,渠道较窄。
(三)社会保障覆盖率低。从调查资料中显示,很多从事个体经营和个体被雇劳动者及其他就业者都没有社会保障.
(四)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物价的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经营净收入减少.上半年经营净收入同比下降17.4%.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同比下降2.8%.
四、建议
(一) 多方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能力。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城镇居民多渠道拓宽收入途径,保持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和贫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低收入居民对价格变动的承受能力,带动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大幅提高,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加强普及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居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加大帮困扶贫力度,完善低保体制。及时了解价格上涨给低收入群众生活增加的负担情况,适时采取措施给予适当的补贴,缓解价格波动对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压力。根据物价上涨情况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及扩大低保范围。在加强对食品销售市场监管的同时,通过减免市场销售成本、发放物价补贴等途径来平抑物价。
(三)切实关注民生,加强科学引导,提倡合理消费。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就业,保证收入的稳定;治理消费环境,强化社会诚信:健全市场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继续鼓励住房消费,引导汽车消费,促进通讯、文化、旅游等消费,大力提供绿色商品和绿色服务;积极宣传,大力引导小康型消费:鼓励居民进行旅游、文化、教育、娱乐等享受型、休闲型精神消费;鼓励更多的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稳定居民收入与消费不断增长的心理预测。同时采取政策鼓励、教育宣传、舆论导向等措施,逐步引导城乡居民向节约、环保、健康的消费模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