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攻坚克难、科学跨越、保增长、保民生”的发展目标,大力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和项目服务年”活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GDP241.25亿元,增长13.0%,全省排名第九,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4%、18.0%和10.0%;1183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7.45亿元,同比增长18.1%,全省排名第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8亿元,增长41.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07亿元,增长36.7%,全省排名第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6亿元,增长21.1%,全省排名第三;完成财政总收入18.8亿元,增长12.6%,居全省第四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78亿元,增长11.9%,居全省第九位;完成进出口总额22934万美元,增长6.6%,其中出口12303万美元,增长4.7%;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32.45亿元,增长14.0%,存款余额631.22亿元,增长2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元,增长11.3%,居全省第五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08元,增长7.3%,居全省第十二位;1-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8.8,比上年同期回落8.7个点。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亮点
(一)经济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效益大幅提升。1-2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税25.78亿元,增长193.6%,其中列入全市重点及标志性规模工业的37家企业实现利税13.71亿元,增长252.8%。6家石化重点企业实现利税11.84亿元,增长643.2%,对重点企业和全部规模工业利税的贡献率达到104.3%和60.3%。二是财政质量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市实现税收收入12.81亿元,增长11.4%,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9.9个百分点。三是居民储蓄增长较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46.27亿元,增长24.5%,比去年同期提高13.1个百分点。
(二)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1%,增幅比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促进了岳阳工业的提质升级。一是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一季度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总产值87.32亿,增长45.4%;实现增加值23.94亿,增长49.7%,超过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31.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集聚程度提高。一季度全市414家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8.31亿元,增长20.4%,其中省级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61亿元,增长19.9%。三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一季度全市12个县市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6.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2.9个百分点,比去年提高6.3个百分点。四是非公经济贡献加大。一季度全市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40.8%,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2.7%,比去年提高38.6个百分点。
(三)投资项目结构优化。一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4%,同比去年提高13.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6.7%,同比去年提高8.8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施工大项目规模增大。一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137个,同比增加1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个,同比增加37个。全部施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达到323.3亿元,同比增长58.4%;平均每个项目计划投资额达2.4亿元,单个项目规模比去年增加0.8亿元。工业投资增长提速。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32.92亿元,增长57.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3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29.9个百分点。其中岳纸40万吨含机械浆印项目完成21468万元,凯迪电力基建项目完成投资7500万元,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完成5000万元,分别占计划投资的7.9%、15.0和10.7%。县域投资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市六县市一区(屈原)完成城镇以上投资33.01亿元,增长67.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1.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44亿元,增长77.5%;工业投资20.74亿元,增长74.9%;民生投资7.09亿元,增长62.5%;房地产投资2.19亿元,增长39.1%。
(四)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1%,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农村市场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市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87亿元,增长20.4%,增速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低价位适宜农村市场的彩电、冰箱及洗衣机销售量分别增长12.4%和15.0%。汽车消费逐步升温。一季度全市汽车销售量1126辆,增长10.2%,比1-2月提高6.4个百分点,实现销售额1.57亿元,增长2.9%,比1-2月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低价位汽车销售量及销售额分别增长17.8%和5.6%。商品房销售形势向好。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分别增长10.5%和15.4%,量价齐升的发展态势表明我市房地产业正在逐步复苏。旅游消费日益趋旺。3月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0230人次,环比增长64.7%。一季度,接待国内旅游者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实现旅游总收入17.0亿元,增长18.1%。
(五)信贷支持作用加强。贷款余额增速强劲。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332.45亿元,同比增长14.0%,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分别居全省第六位,较去年有所上升。贷款结构得到优化。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86.83亿元,同比增长13.4%,比短期贷款增速高4个百分点。大项目贷款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3月末,全市基础设施新增贷款14亿元以上,其中武广高速项目贷款4亿元,岳阳公路桥梁建设贷款4.84亿元。工业贷款中,华能三期建设新增贷款4亿元,岳纸机械纸项目贷款1.5亿元。另外第八届银企洽谈会对322个成长性好的项目进行了推介,协议融资总量超过了58.7亿元,居历届信贷洽谈会之最,占8年来融资总量的23.3%,比第七届协议融资总量增长30.7%。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季度岳阳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突出,但横向比较,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发展速度排名滞后以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省支柱企业政策限产影响规模工业增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岳阳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长炼、巴陵公司、岳纸和华能四家中省企业都相应调整了2009年生产计划,如长炼2009年原油加工计划比2008年减少了27万吨,产值减少34亿元;巴陵石化生产计划减少了16万吨,产值减少37亿元;华能发电计划减少2亿度,产值减少1亿元。一季度由于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部分设备停产以及设备检修,产量减少更为突出,一季度全市10家石化、造纸、电力三大重点企业实现总产值94.07亿元,下降24.1%,其中长岭分公司、巴陵石化、泰格林纸、华能电厂四家中省企业实现总产值78.37亿元,下降27.5%,下降速度比1-2月加快0.4个百分点。由于中省工业产值的持续下滑导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二)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整体进度趋缓使得城镇以上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137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0亿元,占计划投资的7.8%,比去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全市前十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48亿元,仅占计划投资的3.0%,其中长炼原油劣质化、油品升级、锅炉及热力系统改造项目计划完成率0.4%,丰利年产40万吨纸制品0.9%,松阳湖港区项目1.5%。大项目的整体放缓导致岳阳城镇以上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三)生活消费品零售额普遍下降导致限上企业零售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限上企业粮油类、烟酒类、饮料类以及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9.9%、15.7%、3.9%和1.6%;另外受3月油价上调的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3月同比仅增长2%,低于去年同期32.4个百分点,由于这些产品零售额占到全部限上企业零售额的近50%,因此导致全市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速仅为16.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四)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将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目前,金融危机已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全市外出务工回流农民工总人数为15934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66845人,回流农民工中未就业的仍有106498人,占66.8%。就业形势的严峻将制约农民持续增收,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7.3%,同比去年回落1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其中打工收入仅增长5.2%,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对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下降70.8个百分点。
四、上半年经济运行预测
通过综合分析全国、全省的发展态势,并结合岳阳自身的发展实际,预计在工业、投资、消费的有效支撑下,上半年岳阳GDP增长13.3%左右,可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来自三个方面:
(一)联手帮扶企业将加速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市委市政府“联手帮扶企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将有效促进我市工业企业恢复信心,加快生产。预计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4%左右,约拉动GDP增长6.1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市中省工业生产下降12.7%,影响全市规模工业增速下降4.8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中省企业生产将有所回暖,对全部规模工业增速的负面影响将比一季度下降2.3个百分点。
(二)重大项目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预计上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将达到197个,计划总投资364.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7%,实际完成投资75.47亿元,增长45.9%。在大项目的支撑下,预计上半年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5亿元,同比增长41.0%,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三)消费需求将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全市0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8.7亿元,增长21.6%。其中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亿元,同比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同比增长22.0%。旅游业总收入增长将达到20.0%。
此外现代农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对经济发展构成强力支撑。预计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8.35亿元,增长4.5%;预计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135.36,企业家信心指数133.7。这两个指标都呈回升态势。
综上所述,上半年我市经济将保持“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整体态势,沿着省委省政府“弯道超车、科学跨越”的目标运行。
五、建议对策
(一)大力开展“联手帮扶企业”活动,攻克难关稳大局。“联手帮扶企业”的目标是围绕10大重点产业开展联手帮扶,确保十大重点产业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消耗降低、效益提高、实力更强。主要从三方面帮扶企业解决问题:一是要全力为企业发展服务。要建立帮扶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重点企业分行业研讨会,集中研究企业融资、经营发展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协助企业排忧解难,破解发展瓶颈。二是要积极拓展资源型企业产品的本地市场。要充分利用岳阳大商业格局的优势,积极帮助本地资源型企业与各大零售批发商家搭建供销平台,对现存和引进的大型零售企业设置本地货源占比限制门槛,改变过去岳阳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本地资源产品不足1%的局面。三是要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扶持先进制造业、电子光伏业等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岳阳电磁铁产品60%以上的市场占有优势和电磁行业检验标准制定者的优势,加快知名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各项优惠政策要向新兴的电子光伏业倾斜,打造电子光伏产业集群。
(二)继续实施“项目服务及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大投资强引擎。切实加快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程和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办理项目开工前各项手续准备工作,加快建设项目的开工进度,重点要加快长炼分公司原油劣质化改造与油品升级工程、丰利纸业40万吨纸制品、松阳湖港区等一批特大项目的建设进程;力争岳汝、岳通高速、荆岳铁路、滨湖示范区、泰格林纸50万吨文化纸、巴陵石化苯酚丙酮等30个2009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按预定计划进入开工建设期;要乘借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口争取这些行业的振兴项目落户岳阳,并围绕这些项目建设一批配套工程。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方面依托岳阳农业、旅游业、航运物流业、资源型工业等优势资源,有针对性的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加快园区的升级和配套建设,扩大园区承载能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专业化载体。
(三)坚持以扩大内需为突破口,力保民生促发展。一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全面落实中央改善民生的各项惠民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要想方设法增加居民就业岗位,通过提高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要鼓励农村实行规模化种养,通过发展生产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二是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持续繁荣。进一步畅通农村商贸流通渠道,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工程,鼓励市区大型商贸企业将营销、物流网络扩展到农村,发展乡级连锁店和村级加盟店。同时大力实施“农改超”工程、“双百工程”,优化农村购物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三是激活本地旅游消费市场。借鉴其他地市的做法,根据岳阳实际,适当采取政府补贴等形式,举办“知我岳阳、爱我岳阳、振兴岳阳”的专线本地旅游活动,通过刺激旅游直接带动商贸、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消费市场的整体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