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1-09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决策咨询

岳阳市2009年上半年新型工业化考核情况分析(2009年第14期)

编稿时间:2010-10-19 00:00   来源:工业科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深入推进“一化三基”战略。上半年,全市新型工业化继续稳步推进,在全省上半年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岳阳市荣获第一。

  各县市区综合考核计分结果,县市组总分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汨罗市、华容县和岳阳县,分别得89.21分、86.73分和86.63分,区组总分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云溪区、经济开发区和岳阳楼区,分别得102.00分、91.20分、77.49分。

  一、主要成效

  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主导作用突出。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由于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组织数百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开展“一对一联手帮扶企业”行动,帮助企业突围发展,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6.49亿元,同比增长17.6%,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2.2%,主导地位明显;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5%,居全省第二。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52.63亿元,同比增长18.2%,总量居全省第二,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临湘市,占比分别为59.8%和53.4%;区组居前二的是屈原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占比分别为71.5%和66.7%。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指标,居县市组前二的是汨罗市和华容县,分别为33.47亿元、25.27亿元;居区组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和岳阳楼区,分别为26.97亿元、13.4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县市组居前二位的是汨罗市和临湘市,分别增长38.7%、34.1%;区组居前二位的是云溪区和屈原管理区,分别增长44.5%、41.4%。

  二是经济效益和税收大幅提高,就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8.53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利税71.94亿元,同比增长196.0%,其中利润17.72亿元,同比增长16.5倍。全市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达 331.9点,同比提升49.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32.10亿元,同比增长48.3%,总量居全省第 三,增幅更是居全省第一。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19.34万人,同比增长5.5%,排全省第四。县市区资产利税率达16.2%,县市组排前二位的是湘阴县、华容县,分别为16.6%、15.5%;经济开发区以30.3%的资产利税率远远领先于其他五区,稳居区组第一。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指标,县市组居前二位的是岳阳县、汨罗市,分别为0.57亿元、0.45亿元;区组居前二位的是云溪区、经济开发区,分别为3.47亿元、1.19亿元。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增长率指标,岳阳县和华容县分别以32.9%和14.5%的增长率排六县市前二,其他四县市均为负增长;南湖风景区和云溪区分别以47.9%和35.6%的增长率居六区前二。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增长率,县市组排前二位的是临湘市、湘阴县,分别增长40.0%、23.0%;区组居前二的是云溪区、君山区,分别增长38.2%、26.2%。

  三是工业引资、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工业招商引资达到68.26亿元,同比增长46.8%,总量排全省第二,增幅排全省第五。内外资的注入,有力促进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0.92亿元,同比增长50.4%,工业投资总额及增速均排全省第四,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9.02亿元,同比增长68.1%,居全省第二。招商引资总额排县市组前二的是临湘市、岳阳县,分别为8.76亿元、8.68亿元;排区组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云溪区,分别为6.24亿元、6.21亿元。增长速度排县市组前二的是汨罗市、平江县,分别增长78.8%、58.8%;岳阳楼区以664.0%的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五区,居区组第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指标,居六县市前二位的分别是岳阳县、汨罗市,投资总额分别为23.13亿元、17.18亿元;六区中,云溪区区和岳阳楼区分别以13.05亿元和10.10亿元的投资总额位居前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指标,汨罗市和岳阳县分别以70.0%和62.5%的增长率位六县市的前二;六区中屈原管理区以460.1%的增长率独占鳌头。

  四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上半年,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达25.1%,排名由去年同期的全省第十,跃居全省第一。上半年,全市新投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达标率为100%;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5.8%。六县市中节能降耗最好的是临湘市,其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49.2%,其次是岳阳县和平江县,降低率分别为25.7%和24.0%;六区中最好的是岳阳楼区,降低率为40.4%,其次是云溪区和南湖风景区,分别为29.0%和23.1%。

  五是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高新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上半年,全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规模工业企业用于科学研究和产品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达3.73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0.7%,排全省第五。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加快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上半年全市工矿企业共获专利授权51件,同比增长390.9%,居全省第一;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65.82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26.1%,排全省第四,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排名前进三位。六县市中,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排前二的是湘阴县、华容县,占比均为1.5%,六区中排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分别为3.0%、2.6%。获得工矿企业专利授权最多的县是湘阴县,达19件,而其同期获得的授权量为0;获得授权最多的区是经济开发区,达14件,同比增长366.7%。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六县市中排前二的分别岳阳县、汨罗市,占比分别为13.6%、12.4%,六区中排前二的分别是云溪区、经济开发区,占比分别为71.2%、57.6 %。

  六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企业信息化投入加大。随着电子信息浪潮的推进,岳阳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企业个数由去年同期的21家发展到现在的38家,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33亿元,同比增长62.4%,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77%提高到2.49%,提升0.7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达1.34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0.5%,排全省第五。

  二、发展不利因素

  一是环境保护面临瓶颈。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率为3.9%,比一季度下滑5.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率为0.7%,比一季度下滑4.6个百分点,排全省第十三位;两项综合得2.10分,比一季度少得2.57分,排全省第十一位。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为13.8千克,比一季度增加0.1千克/万元,排全省第五;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为18.2千克,比一季度增加3.4千克/万元,排全省第十一位;两项综合得2.00分,比一季度减少1.03分,排全省第十。

  二是产业聚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市6个省级园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6.33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2%,排全省第五,占比比排全省前三的长沙、株洲和益阳分别低26.9个、19.8个、10.6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增减百分点呈下滑趋势。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56.4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7.5%,总量和占比均稳居全省第二。但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同比减少0.04个百分点,仅得0.50分,增减幅度比去年同期减少2.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减少1.06个百分点,得分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减少7分。

  四是县市组差距缩小,区组差距仍然较大。

  从考核总分来看:县市组排第一的是汨罗市,得89.21分,其排第一的指标有7项,有4项得满分,排最后一位的指标为5项;总分排最后的是平江县,得81.21分,比一季度提高了24.77分,与第一位的汨罗市得分差距缩小到8分,其排第一的指标有2项,排最后一位的指标有5项,有2项指标得0分。区组排第一的是云溪区,总分102.00分,其排第一的指标有9项,有6项得满分,排最后一位的指标仅1项;总分排最后的是南湖风景区,得75.47分,与排第一的云溪区相差26.53分,其排第一的指标有2项,排最后一位的指标有8项,有4项指标得0分。

  从分类指标来看:

  (1)工业增加值部分包含四个指标,综合得分靠前的是汨罗市和云溪区,分别得22.24分、20.40分;得分落后的是平江县和岳阳楼区,分别仅得15.28、12.10分。

  (2)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指标综合得分排县市组和区组首位的分别是岳阳县、云溪区,分别得分7.34、10.42分;排末位的分别是湘阴县和屈原管理区,分别得1.60分、0.59分。

  (3)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指标湘阴县和经济开发区较其他县市区更有优势,分别得5.10分、7.50分,而汨罗市和屈原管理区在此项指标上处于明显劣势,分别仅得3.41分、1.36分。

  (4)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处于领先的是华容县、经济开发区和南湖风景区,分别得3.93分、7.50分、7.50分;岳阳县和岳阳楼区较为落后,分别得2.79分,2.48分。

  (5)资源节约表现突出的县市和区分别是临湘市、云溪区,分别得20.40、17.26分;较为落后的汨罗市、南湖风景区,分别得6.59分、9.98分。

  (6)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的是岳阳县和屈原管理区,分别得11.86分、12.10分,而临湘市和岳阳楼区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效果不佳,此项指标仅得5.93分、2.36分。

  (7)科技进步发展较快的是汨罗市、经济开发区,分别得9.37分、13.28分;发展相对缓慢的是临湘市、屈原管理区,分别仅得3.66分、7.50分

  (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势头良好的是汨罗市、云溪区,分别得9.79分、11.82分;而湘阴县和南湖风景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仅得2.96分、0.09分。

  (9)工业招商引资汨罗市、岳阳楼区形势喜人,处于县市组和区组的领先地位,分别得7.43、4.65分;而临湘市、屈原管理区此项指标得分落后,仅得3.99分、1.62分,还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0)工业信息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是湘阴县、经济开发区,分别得12.93分、10.78分;较为落后的是岳阳县、云溪区,分别仅得4.50分、3.62分。

  (11)人力资源利用指标得分排首位的县市、区分别为湘阴县、君山区,分别得4.66分、5.71分;排最后的为平江县、屈原管理区,分别得3.50分、1.89分。

  三、后段新型工业化考核预警及建议

  一季度和上半年,岳阳市新型工业化考核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集中精力促发展一系列措施得力,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得益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应对危机抓发展,也得益于国家新政策给岳阳带来的独特机遇。但随着政策突显因素的逐步淡化、其他市州的强劲追赶、我市优势项目的弱化,岳阳下半年及全年在全省的考核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会逐步加大。

  为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定下的保四争三的目标,我们下半年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继续深入贯彻保增长系列措施,全力抓好工业生产。自年初以来,通过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一对一联手帮扶企业”行动,企业的产销基本恢复正常,全市规模工业企业98%以上开工恢复生产,全市的工业经济在年初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增速下滑的情况正在逐步好转。下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确保企业尽快开工生产和开足马力生产。同时,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着力抓好“千百十”工程,壮大全市工业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尽快使全市工业经济步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

  二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抓好节能减排。一季度和上半年,我市环境保护指标得分都不太理想,一季度综合得分排全省第九,上半年综合得分排全省十一。因此要大力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壮大循环经济规模。使上游企业的产品或废弃物尽量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推进产业循环组合、资源综合开发和能源梯级利用。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加大投入、下大力气实施我市节能减排工作规划,加强对县市区、重点企业的减排目标考核。加快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我市环境保护指标在全省下半年及全年考核中有所进位。

  三是巩固扩大招商引资,努力抓好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的工业投资、招商引资的总量及增速均排全省前列,但较一季度相比,发展速度已出现下滑趋势。下半年,不仅要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更要努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对在建项目的调度、协调、服务力度,通过产业链延伸、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途径,培育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防止投资、引资发展速度的进一步下滑。

  四是积极壮大提升产业集群,尽力抓好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要通过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推进集约发展,突出产业特色,来发展壮大工业园区。各园区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的园区产业特色,形成产业规模,对园区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培育产业特色,形成产业聚集、规模效应,进而形成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