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1-09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决策咨询

岳阳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经济走势预测((2009第17期)

编稿时间:2010-10-19 00:00   来源:综研室  

  今年来,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大力落实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及时推出符合岳阳发展实际的“联手帮扶企业”、“项目服务和建设年”和“百日冲刺行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使得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正朝着“攻坚克难、科学跨越,保增长、保民生”的目标顺利迈进。

  一、前三季度经济社会发展亮点

  (一)经济增速稳超计划

  1-9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6.71亿元,增长13.1%,超过年初政府计划目标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0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43.77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7亿元,增长8.7%。

  (二)扩大内需扎实推进

  1、投资需求走势强劲。1-9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9.11亿元,增长55.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六;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0.47亿元,增长54.8%,比1-6月提高15.9个百分点。一是大项目提质增量。全市5000万元以上的开工大项目332个,同比增加174个,创历史最高水平,本年完成投资170.86亿元,增长83.5%,超过全市城镇以上投资平均增速28.7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前十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5.0%,比1-6月提高近10个百分点。二是重点行业投资节节攀高。全市纳入投资目标考核的产业、民生、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四大行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78.7%、83.2%、531.3%和55.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2个百分点;强关联性的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创今年来连续7个月最高水平,增长21.2%,比1-6月提高7.5个百分点。三是县域投资贡献不断加大。全市六县一区完成城镇以上投资234.3亿元,增长64.9%,对全市城镇以上投资的贡献率达到74.3%。其中有四县一区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四是非公有投资活力增强。1-9月全市城镇投资中非公有投资230.07亿元,增长64.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城镇投资资金来源中非国有占332.71亿元,增长58.1%,超过国家预算资金增速5.1个百分点。

  2、消费需求持续繁荣。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87亿元,增长19.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四。一是农村市场强势增长。全市农村市场(县及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14亿元,增长21.5%,增速超过城市市场(市)2.8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限上企业增速逐步加快。1-9月全市289家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61.65亿元,增长19.2%,比1-8月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前十大限上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增长10.2%,比1-8月提高0.5个百分点,前十大限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增长11.0%,比1-8月提高1.2个百分点。三是烟酒类产品消费快速上扬。限上企业烟酒类产品实现销售额10857万元,增长14.1%,达到今年来最高水平,比1-6月提高10.2个百分点。四是家电消费持续上涨。限上企业家电类产品实现销售额5.51亿元,增长44.8%,比1-8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苏宁电器实现销售额1.42亿元,增长39.7%。五是汽车消费保持良好势头。1-9月全市15家限上汽车销售企业实现销售额5.7亿元,增长9.0%,其中低价位汽车实现销售额1.35亿元,增长13.2%。六是房屋消费量价齐升。1-9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7.2%,比1-6月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额增长34.2%,比1-6月提高28.6个百分点。七是旅游消费继续升温。1-9月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008.1万人次,增长21.3%;实现旅游总收入58.4亿元,增长22.4%。

  (三)结构调整持续向好

  1、现代农业基础作用持续夯实。1-9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0.02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业比重调整为42.2:2.9:38.6:16.3。一是农业产业化不断增强,全市现有休闲渔业场所654个,垂钓总水面8.5万亩,其中集垂钓、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垂钓590个,安排就业4700余人,年接待休闲人数55余万人次,全市休闲渔业产值达1.3亿元。二是农业种养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全市主要经济作物订单比重在45%以上,养殖业订单比重也达到了40%以上,全市单品种集中连片种养达2000亩以上的板块80多个。

  2、现代工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1-9月全市1195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06.08亿元,增长18.1%,全省排名第八,在“3+5”城市中排名第四。一是地方工业强势支撑。1-9月全市地方工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21.34亿元,增长31.7%,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1.7个百分点,同比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二是县域工业贡献增强。全市12个县市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23.97亿元,增长32.1%,对规模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121.9%,同比提高24.1个百分点。三是资源型行业占比持续扩大。1-9月全市食品、纺织、建材三大主要资源型行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11.6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7.4%,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四是低消耗行业发展迅速。全市机械制造、电子及光伏两大主要低消耗行业实现总产值116.63亿元,增长38.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8.6个百分点。五是非公有制工业突飞猛进。1-9月全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8.09亿元,增长35.1%,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6.0%,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六是中小企业活力增强。全市中小型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37.66亿元,增长27.6%,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59.69亿元,增长33.7%。七是重点企业逐步企稳。1-9月全市44家重点标志性企业中的39家实现总产值410.28亿元,同比下降15.9%,降幅比1-6月减缓3.2个百分点。9月重点企业总产值增速环比止跌回升,增长9.7%,比8月环比增速提高13.6个百分点。

  3、现代航运物流业协同作用不断加大。岳阳城陵矶新港作为岳阳乃至湖南的物流产业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6月8日新港正式开港以来,业绩不断上升,三季度完成6000标箱,有效地拉动了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的发展,增强了岳阳第三产业的发展后劲。1-9月份全市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579万吨,同比增长11%;港口航运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第一,在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中预计列第七位。1-9月全市完成水路集装箱吞吐量40160标箱,同比增长42.4%;其中三季度完成15186标箱,同比增长164%。

  (四)改善民生成效显著

  一是城乡收入稳步提高。1-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5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42元,增长8.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55.5亿元,增长20.2%。二是城镇就业形势看好。1-9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96万人,计划完成率99.1%;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3万人,计划完成率达126.7%。三是社会保障全面展开。城镇职工五大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8.2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94.8万人,计划完成率分别达到126.6%和135.4%。

  (五)发展基础切实增强

  一是公共财力稳步增长。1-9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0.5亿元,增长1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5.39亿元,增长12.7%。二是金融信贷持续加强。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7.32亿元,增长13.2%,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56.3%。三是工业效益大幅提高。1-9月全市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336.3%,同比提高59.1个百分点,全市1195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9.88亿元,增长338.0%,其中应缴税金79.04亿元,增长136.3%。四是招商引资形势喜人。1-9月全市内联引资到位资金111.79亿元,增长11.3%,其中工业引资到位资金92.81亿元,增长30.1%;重大节会签约项目履约率达到58.8%。

  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中省重点企业生产下滑制约工业复苏企稳

  从支柱产业总体生产情况看,金融危机导致价格下降,市场萎缩的影响仍在继续,1-9月全市工业产品价格同比仍下降7.3%,其中石油加工及化工产品价格分别下降2.1%和1.7%,造纸及纸制品产品价格下降6.6%,导致全市石化、电力、造纸三大重点企业行业产值累计降幅仍在20%以上,其中石化重点企业产值同比下降26.8%,三大行业产值的严重滑坡不利于全市工业的稳步发展,1-9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比1-8月下降0.1个百分点。另外从生产要素看,1-9月工业用电量下降4.4%,降幅比1-8月提高0.3个百分点。

  (二)投资结构不优影响投资发展后劲

  受投资刺激经济的宏观影响,投资增速逐月走高,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水平达到55.9%。高投资对保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投资的结构看,投资发展后劲仍面临压力。一方面战略投资项目个数偏低,1-9月全市城镇投资亿元以上开工项目60个,同比减少12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9.9%。另一方面地方项目进展慢,1-9月全市1047个城镇投资开工项目中地方项目完成投资增长仅5.6%。

  (三)扩大内需仍面临较大压力

  1-9月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6%,与1-8月持平,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4个百分点;决定消费的主要指标城乡收入增长缓慢,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分别10.5%和8.0%,比去年同期回落4.1和9.9个百分点,低于政府工作目标1.9和3个百分点。另外带动作用较强的旅游行业,入境及旅游创汇仍呈下降态势,1-9月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8.61万人次,同比下降18.6%,旅游创汇1636万美元,下降16.4%。

  三、全年经济走势预测

  关于对全年经济的预测。我们认为,中央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经并将持续产生积极效应,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1.7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下季度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带动下,在“联手帮扶企业”、“项目建设和服务年”以及近期市委市政府推出的“百日冲刺行动”等一系列对接措施的促进下,岳阳工业、投资、消费将延续前三季度的良好发展势头,有力地支撑全年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可以实现市政府确定的GDP增长13.0%左右的工作目标。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一)工业企稳向好将成为稳定经济发展大局的主导因素。前三季度我市中省工业增加值下降11.9%,但环比呈现回升走势,预计四季度随着市场价格的逐步回升,中省企业生产将继续回升,对全部规模工业增速的负面影响将比上半年下降3.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将持续保持18.0%的增速。

  (二)大项目提质增量将巩固投资强劲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前三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个数同比增加174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3.5%,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对城镇以上投资的贡献达到62.7%。9月份,全市开展“项目建设百日行动”活动,大干一百天,谋划重大前期项目100个,新开工项目200个,深入落实黄兰香市长“力争把岳阳的投资促上去”的批示,预计全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1亿元,同比增长55%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三)结构持续优化将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消费市场零售额增长21.5%,高出城市市场2.8个百分点,对消费市场的贡献同比提高9.8个百分点,作为扩内需的主战场农村消费正在快速启动。第四季度在国庆、中秋黄金周的带动下,在国家鼓励家电、汽车、旅游等消费政策的刺激下,在各项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上,预计全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5.8亿元,增长20.8%。其中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9亿元,同比增长22.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个百分点。

  此外现代农业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用电量、企业家信心指数及企业景气指数等对经济发展均构成强力支撑。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3亿元,增长5.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自3月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环比增长;全社会用电量自6月份止跌回升后,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35%。另外预计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为148.05和150.8,分别比三季度提高11和3.7个点。

  可见,在全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带动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09年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将全面完成和实现,并为岳阳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对策

  前三季度岳阳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因此下段时间,我们应正确把握宏观发展大势,大力落实和推进“百日冲刺行动”的具体方案,毫不松懈,继续奋斗,力争圆满完成既定目标。

  (一)力促重点企业平稳增长,切实稳定工业大局

  工业是保证全面目标完成的重点和关键。重点是要稳定重点标志性企业的生产。全市39家重点企业产值占到全市1195家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0%,1-9月重点企业产值下降15.9%,虽然降幅较上半年月减少了3.2个百分点,但比1-8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出现了少许回落态势,因此下段要集中力量,抓住工业产品价格环比上升的机遇,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进重点企业稳定生产,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巩固重点企业对全年经济走势的稳定作用。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强势支撑

  一是加快全市今年重点推进的65个重大前期项目和88个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要加快88个重点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积极谋划“百日行动”100个重大前期项目和200个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推高项目投资;二是争取国家的支持,一方面抓紧推进中央已下达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将投资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密切跟踪国家投资动向,积极申报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岳阳;三是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要适当降低民营资本进入的门槛,通过政策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国有投资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

  (三)大力改善民生,推动消费持续繁荣

  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进一步扩大低保面和提高低保金标准,全面落实基本药品制度,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打消民众消费顾虑,提高消费预期,从根本上促进消费;大力落实“家电下乡”、“汽摩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充分利用“元旦”等节假日,推高限上商贸企业的节庆消费;在房市逐步趋稳下,支持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鼓励和引导住房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