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深入推进“一化三基”发展战略,全市新型工业化继续稳步推进,在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岳阳市得109.66分,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110.43分),得分比去年同期提高6.73分,排位同比前进两位。
一、岳阳市新型工业化推进情况及特点
1、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14.64亿元,同比增长18.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8.4%,居全省第一。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06.15亿元,同比增长18.1%,总量稳居全省第二。
2、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36.3点,同比提升49.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实现利税99.88亿元,同比增长338.0%,其中利润20.8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0.65亿元。
3、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前三季度,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达15.8%,居全省第二。
4、工业投资引资形势喜人。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招商引资达到98.06亿元,同比增长30.9%,总量排全省第二,增幅排全省第五;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1.74亿元,同比增长69.0%,总额及增速均排全省第二,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7.3%,居全省第四。
5、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为0.7%,居全省第五;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6.8%,排全省第五,同比前进两位;工矿企业共获专利授权97件,同比增长304.2%,得满分。
二、与去年同期比,进步较大的指标
一是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47.51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居全省第一,排名前进十位。
二是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前三季度,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15.8%,居全省第二,排名前进五位。
三是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前三季度,全市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304.2%,居全省第三,同比前进三位。
四是工业引资投资增长率。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招商引资总额同比增长30.9%,居全省第五,同比前进三位;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0%,居全省第二,同比前进两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7.3%,居全省第四,同比前进两位。
五是信息化水平。前三季度,限额以上信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8%,居全省第三,同比前进十位。
三、与排名前四的市州比,岳阳的优势及存在的劣势
在全省前三季度新型工业化考核中,排名前四的市州及得分分别是长沙市110.43分、岳阳市109.66分、株洲市104.72分、湘潭市95.25分,岳阳排全省第二,比排第一的长沙少0.77分,比排第三、第四的株洲、湘潭分别多4.94分、14.14分。
1、与排名前四的市州比,岳阳的主要优势指标
一是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增减百分点指标,岳阳得2.73分,长沙、株洲、湘潭分别得0分、1.11分、1.55分。
二是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和增长率指标,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岳阳得5.67分,长沙、株洲、湘潭分别得6分、2.65分、2.72分;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岳阳和长沙得满分9分,而株洲、湘潭均得0分。
三是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减百分点指标,岳阳和长沙得满分7.5分,株洲、湘潭分别仅得1.79分、0.63分。
四是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标,岳阳得2.33分,长沙、株洲、湘潭分别得1.98分、2.02分、0.66分。
五是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增长率指标,岳阳和湘潭得满分3分,长沙、株洲分别得1.52分、1.84分。
2、与排名前四的市州比,岳阳仍存在差距的指标
一是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岳阳得4.5分,长沙、株洲、湘潭分别得7.5分、7.21分、4.9分。
二是环境保护指标,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岳阳得3.38分,长沙、株洲、湘潭分别得5分、6分、6分;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岳阳得2分,长沙、株洲、湘潭分别得4分、3.70分、3.22分。
三是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指标,岳阳得4.22分,长沙、株洲、湘潭均得满分7.5分。
四是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岳阳得2.67分,长沙、株洲、湘潭分别得4.46分、4.5分、4.5分。
四、县市区发展情况
根据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市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对2009年前三季度各县市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情况进行了考核统计,综合考核计分结果为,县市组总分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岳阳县、汨罗市和华容县,得分分别为97.93分、96.24分、84.96分;区组总分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经济开发区、云溪区和屈原管理区,得分分别为102.33分、101.18分、79.57分。
从分类指标来看:
1、从反映工业生产发展情况的五个指标来看,综合得分靠前的是汨罗市和屈原管理区,分别得27.22分、28.30分;得分落后的是临湘市和岳阳楼去,分别仅得18.93分、17.79分。
2、从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的三个指标来看,综合得分居前的是岳阳县和云溪区,分别得9.52分和14.49分;相对落后的是湘阴县和屈原管理区,分别仅得4.58分、1.71分。
3、从反映科技进步情况的四个指标来看,进步较快的是汨罗市和经济开发区,分别得20.44分、23.51分;相对落后的是临湘市和君山区,分别仅得13.59分、9.86分。
4、从反映资源消耗情况的三个指标来看,资源节约表现突出的是临湘市和云溪区,分别得20.56分、18.33分;表现较为落后的是平江县和岳阳楼区,分别仅得15.63分和8.56分。
5、从反映环境污染情况的两个指标来看,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的是平江县和屈原管理区,分别得10.05分和7.65分;而华容县和岳阳楼区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效果不佳,此项指标仅得5.07分、4.50分。
6、从反映引资投资情况的五个指标来看,投资引资形势较好的是岳阳县和云溪区,分别得18.52分、16.57分,而发展势头相对落后的是临湘市和君山区,分别仅得10.83分、7.20分。
7、从反映人力资源利用的两个指标来看,人力资源利用较好的是岳阳县和经济开发区,分别得5.25分、5.65分;而相对落后的是湘阴县和屈原管理区,分别仅得1.65分、3.53分。
五、几点建议
前三季度,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产品价格低位徘徊、部分行业发展困难、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等问题。今年已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力争我市在全省新型工业化年度考核中进入前三强,特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落实“联手帮扶企业”行动和“目标冲刺百日行动”。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通过采取优化发展环境、落实扶持政策、解决融资困难、促进项目建设、拓展产品市场、打造创业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积极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在9月17日的全市大会上,炼红书记和兰香市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当前要在全市开展“2009年工作目标冲刺百日行动”,坚定不移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下一阶段,我们要进一步落实“联手帮扶企业”行动,大力开展目标冲刺“百日行动”,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全省新型工业化年度考核中进入前三强。
2、继续加大引资投资力度,确保工业发展后劲。今年以来,岳阳的引资投资一直在全省排名靠前,我们应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确保全市的工业发展后劲。一是要着眼于培植优势,坚持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起上;二是要着眼于增强活力,坚持上项目、增后劲与盘存量、挖潜力一起上;三是要着眼于协调发展,坚持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四是要继续做好工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3、集中力量抓好园区建设,致力提升产业聚集程度。工业园区是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是岳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应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大力引进战略投资,坚持优势项目、优势产业、优势资本向园区集中,整合、优化、提升现有工业园区。现阶段则在完善园区设施的同时,重点抓好已入园项目的达产达效;长远则要在招商选资上作好规划,使工业园向生态园区转化。
4、加大产业调整力度,促进工业化与环境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在新的形势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化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我们既要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产业,又要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有效缓解重化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发展循环经济,有效促进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继续抓好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强制污染物排放大的企业进行设备改造和更新,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