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1-09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决策咨询

浅析如何在新制度下做好“四上”申报工作

编稿时间:2014-10-27 00:00   来源:普查中心  

    面对当前统计形势的逐步转型和升级,以“企业一套表”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建设,成为新时期统计改革的方向和重要内容。统计“四大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基础,企业一套表制度是核心,统一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是平台,联网直报系统是手段。为牢固“四大工程”建设的基础,按照新制度的要求从五个机制入手,建成一个标准统一、不重不漏、真实准确、及时更新的“四上”企业调查单位库,以保障四大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新制度的要求

    (一)建立新进单位预审机制。县级统计局要提前摸排,全面掌握拟纳入“一套表”调查单位的真实情况,提前一个月上报到市级名录库管理机构,由市级名录库管理机构先行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单位,并将确认的单位返回县级统计局组织申报所需资料。在正式申报前,市级名录库管理机构应将预审名单上报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市统计局要通过部门比对、现场核实等方式,对拟申报单位进行预审。

(二)建立现场核查机制。对拟申报为“一套表”调查的单位,县级统计部门必须派人逐个上门核实,确认单位是否真实存在,是否达到规模,是否符合申报标准。核实人员应在现场拍摄照片,注明现场核实人员及联系方式,并将现场照片作为必报的申报材料上传。在申报当年,核实人员为申报单位有效性的第一责任人。市统计局负责开展抽查工作。

(三)建立申报结果公示制度。市、县两级每月要利用统计内(外)网对最终审核通过的单位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增强申报审批透明度。

(四)建立现场回访机制。市、县统计部门,每年都要抽取一定比例的调查单位进行现场回访,重点核查单位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和报数的规范性,特别是对有疑点的单位要多方进行查证,确保每个调查单位“货真价实”,没有“水份”。县统计部门要对核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将核查结果上报市级名录库管理机构。

(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统计部门要重点加强与工商、质监、税务部门的联系,对“一套表”调查单位的识别信息,应与相关部门一致。有关信息凡是在各部门名录库中均无法查询到的,一律不得作为“一套表”调查单位。要利用部门登记变更资料、纳税记录等信息对调查单位进行监控,及时掌握每个调查单位的变动情况,及时做好退出处理工作。 

二、“四上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上”企业作为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调查对象,其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质量。从开展申报审批工作以来,我市“四上”企业申报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县市区对“四上”企业审核确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先进库,后有数”、“要入库,走程序”的重要意义及要求理解不到位,主动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调查,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统计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申报的“四上”企业没有提前去进行深入的审核,而是等到集中申报的时候一并审核。

2.个别的县市区有畏难的情绪,对于审核中出现的模棱两可的企业,更是放置不管。这样审核难度既大又容易出错,并且还延误了上报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报表把关不严,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四上”企业的申报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要求上报的资料复杂,因此,按照审批工作的职责分工,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在收集企业报批表时要把好质量关,名录库管理人员把好入库关。

从审批工作看,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资料收集不够及时。“四上”企业审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国家统计局开网时间有限,从而要求各县专业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备齐申报企业所需资料,否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申报入库的问题,而个别县经常在国家统计局关网前才匆忙上报,发现资料不全返回补齐后再重新申报的时候,网络已经关闭,不但错过了上报的时间,而且导致前期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无效,工作效率降低。

2.规模标准关把握不严。由于各专业的标准要求不一,专业人员在审核能否符合申报条件时,对申报的条件界定不清,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四上”企业的上报标准,造成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也上报,不但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影响到审批通过率。

3.材料准备不全,主要是没有按要求提供申报审核材料。国家统计局对新开业企业、“四下”调整为“四上”的企业和退出、变更的企业所需材料作了具体规定,只要按要求准备材料即可,但有的县还是存在少材料、少公章,或该准备的材料没有,不该准备的材料却准备了,尤其是盖企业公章的问题,所有申报材料都要盖章。其中,月度审核登记表加盖当地统计部门公章(红章),“三证”上部门公章不清楚的加盖企业公章(红章),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1)加盖税务部门公章(红章),其余材料加盖企业公章(红章)。但由于未认真执行规定,因公章盖错和复印不清被退的企业不在少数,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4.指标内容填写有差错。突出表现在:行业代码与主营业务不符;表间内容填写模糊不清;审批登记表、基本情况表与证照、电子表不一致;基本情况表经济指标与资产负债表不一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指标填写不规范;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未达标准;企业简介与企业情况严重矛盾,基本情况表及其他报表存在缺项、手续不全;有的企业把开工投产时间填为工商营业执照批准时间等问题。

(三)专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由于县级审批时间有限,专业人员与名录库管理人员的配合,相关部门与统计部门的支持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各县统计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在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排查、汇总、调研和组织上报的基础上,专业人员应及时收集需申报的单位的各种资料并及时将所需资料按要求交给名录人员,如不能及时上交资料将导致名录人员在程序中审批操作时间过紧,给审批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历年的审批工作来看,县专业人员与名录库管理人员配合程度越高,申报企业资料的质量就越高,通过率也越高。同时,个别县因沟通协调衔接不到位,前松后紧,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临近审批的节点日时,出现资料不全,审批工作被动,导致审批环节出障碍,延迟了申报时间。

(四)国家“四上”审批程序有待改进。一方面,由于国家的审批程序是网络版式,上报出现错误,修改删除不方便操作,必须采用倒退的方法进行,删除单位操作过程麻烦,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审批时间比较集中,全省各县都在一个平台上操作,国家服务器时常出现网络故障,登陆困难,导致基层上报审批时间紧张,造成工作不能前移,影响了地区的审核、审批工作进度。

三、对做好“四上申报工作的几点建议

抓准抓实“四上单位”是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信的重要基础,市统计局针对“四上”企业审批申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四上”企业审批通过率,使申报材料收集更加方便简捷、申报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建议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大局理念,增强责任意识。“四上”企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举足轻重,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能否真实反映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把符合条件的“四上”企业及时统计入库。同时, “四上”企业审批涉及的专业多,标准要求各不相同,为切实组织好“四上”月、季、年度审批工作,县统计局的业务人员要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到“四上”企业审批申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专业之间配合到位,主动协调到位,提高积极性、主动性,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确保“四上”企业申报工作有的放矢,顺利推进。
   
(二)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沟通协作。“四上”审批工作重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创新工作方式是确保审批工作高效运行的前提。

1.抓好基础建设,坚持先期筛选。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根据“四上”企业审核工作中发现的统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就是要教会企业在哪里填表和怎么把报表填准。首先要让企业掌握联网直报系统的使用方法,解决在哪填表的问题;其次要对企业进行业务培训,使企业掌握统计报表各项标准和指标解释,解决填准的问题;再次,对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为提高数据质量创造良好环境。业务指导工作前移,就是要为“四上”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最后要抓好样本单位统计台帐的登记工作,筛选符合申报可能的单位,鼓励企业规范完善的统计制度,为企业“进规”“上限”做好准备。

2.抓严审核关口,做到三个明确。“四上”企业审核确认工作,直接关系到统计年定报工作的范围和调查对象的真实可靠,所以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明确责任、统筹安排。

1)明确申报流程,强化制度管理。明确企业申请进入联网直报系统应当遵循的工作流程,统一规定企业申报需要提交的材料种类以及材料盖章、采集的要求。按照企业申请、基层统计部门受理初审、专业统计部门复审、名录库管理部门终审等步骤,使企业进入联网直报系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2)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四上”企业审核工作由名录库管理部门牵头,各专业统计部门协同配合的职责分工;规定各级统计部门的受理时限,对申报材料进行电子化扫描存储。

3)明确工作要求,强化工作纪律。一是要提高认识。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形成合力,确保单位审核工作质量。二是要积极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有关信息,善于发现新增的达标单位,切实落实应统尽统的工作职责。加大“个改企”工作力度,按照政府统一部署,改善经营业态,从而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三是要严肃纪律,严守联网直报红线,严把质量关,杜绝将虚假、不实单位纳入“四上”企业单位库。  

3.抓好最终申报,保证申报规范。明确局名录库专业为“四上”单位申报工作的最终负责科室。加强对专业提交的申报资料的最终审核,按照整个申报流程建立申报进度台账,加强与对上和对下沟通申报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申报单位申报情况。

4.抓好部门衔接,保证信息共享。现在统计部门虽然有统计单位登记证,但不是法定的单位登记、注册主管部门,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在各部门登记、注册基本信息上形成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并不是统计部门一家的工作,而需要各行政登记部门共同参与,是一项是政府工作。要建立完备的单位名录库,就要加强部门合作,坚持统一登记标准,部门间资料共享,随时维护更新的原则,及时把各审批部门新增、变更、注销的单位资料和名录库同步更新,尽量做到工商、税务、质检、民政、编办、统计等部门的多证联办,如果条件成熟,可以把统计证作为银行开户、变更的前置,确保新增单位入库。

(三)注重名录库维护,发挥基础库的作用。名录库可以提供较丰富的、极具参考价值的决策参考信息,但前提必须是一个动态维护的库,因此动态维护是名录库的生命。名录库维护不仅包括平时的基本信息的维护,还要包括单位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和重要数据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作为抽样、评估、推算和综合核算的依据。主要经济指标和重要数据更新,对“四上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年报数据更新,对其它企业采取部门数据交换或统计网上年检或维护实现。

()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在以往的统计工作实践中,对于一个新纳入统计联网直报的企业,一般是在其填报了统计报表之后,才会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或者督导检查等检查工作。在检查中一要依据“四上”企业填报的统计报表检查数据是否真实,二要检查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三要检查统计台账等基础工作建设情况,如果出现问题则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作出行政处罚。而新进入统计联网直报系统的“四上”企业往往会因为刚刚开始填报统计报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内部统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受到行政处罚。在“四上”企业进入联网直报系统之前,在审核工作阶段就对其统计基础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就能够发现一些可能会影响到数据质量的薄弱环节,把执法检查工作前移,加强统计行政管理工作。

(五)改进相关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尽管“四上”审批程序在设计中较以前有所改进,但在操作中也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建议对审批工作要求进行简化,从时间的设置到审批环节尽量简单易行,方便县业务人员操作,以利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四上”企业审核确认工作高效、及时、有序推进。其次,建议适当放宽各种类型企业审批时限,成长企业不应该只限定在年度申报中,对达到规模的企业不论是新建投产还是成长中企业在年内按季度随时申报纳入统计范围。再次,建立即时退出机制。在建立正常的、严格的企业准入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合理的、即时的企业退出机制,以保证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目前,破产、注(吊)销、不符合“四上”标准、专业变更、企业界定错误等需退出的企业只能在年度申报的规定,影响了名录库的及时更新和统计数据质量。

(六)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目标实现。为了调动各县做好“四上”企业审批申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局拟对县级实行量化考核。一是对符合申报而未按期申报的单位,以及不符合申报条件而申报的单位,要追究相关专业人员的责任;二是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并在申报限定的时间内,由于名录库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而造成未申报成功的,要追究名录库管理人员的责任;三是在各级审批的时间内,未按时履行各自审批职责,造成审批工作终止的,要逐级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对每次的审批工作进行通报制度,并把工作质量纳入年度专业工作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