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1-09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决策咨询

岳阳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回顾与前瞻

编稿时间:2012-09-25 00:00   来源:普查中心  

基本单位名录库是指包含在辖区内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分支机构)的识别信息、属性信息和数据信息等基本信息的数据库。基本单位的总体状况和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作为“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 四大工程之一,是搞好专业统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为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市经济总量,更加及时地监测辖区基本单位新增动态,更加高效地服务全经济发展。岳阳市统计局坚持“先进库、后有数”的工作原则,加大名录维护力度,准确、完整、规范的确保了统计工作的需要。

一、回顾过去名录建设显成效

基本单位名录库是以1996年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为基础,经过2001年的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由市县镇三级统计工作人员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在省局的统一领导和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全国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湖南省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办法》及《湖南省基本单位统计制度》的要求,加大名录维护更新频率,确保名录库管理规范有序,我市已经建成一个较为完整、系统、全面的反映全市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信息的数据库。

(一)规模持续扩容

截至2012年9月中旬,全市共有法人单位28148个,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法人单位6281个,增长28.72%。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27442个;多产业法人单位706个,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不包括法人本部)4823个,与二经普相比分别增长29.23%、11.71%和5.01%,规模的不断扩容使得名录库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二)结构更趋合理

    首先从机构类型看:企业法人单位20500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72.83%;事业法人单位2530个,占8.99%;机关法人单位888个,占3.16%;社团法人单位274个,占0.97%;其他法人单位3956个,占14.04%。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企业法人单位占比上升6.59个百分点,其他法人单位占比下降3.6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我市企业法人单位比重保持上升势头,其他法人单位比重将继续下降。其次从产业划分看:第一产业法人单位661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2.35%;第二产业法人单位8397个,占29.83%,其中工业法人单位7199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25.58%;第三产业法人单19090个,占67.82%。基本单位名录库结构的不断优化,提供了更加完整和详实的法人信息,为全面掌握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为反映我市总体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三)入库完整及时

自2008年以来,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逐步完善,从保证统计报表制度贯彻实施;保证规模以上单位不重不漏;保证小规模抽查的需要三个方面做到单位入库完整及时,正确反映了区域经济客观实际。一是多方核实,提高精确度。以名录库在库单位按照组织机构代码为主键,从全国组织机构信息查询平台、湖南信用网、工商红盾信息网等部门平台或者网站中查询登记注册号、年检时间、更替、迁移及消亡和撤销等各类信息,对于有出入的单位进行反复核实更正,为摸清全市经济情况提供了单位信息基础保证。二是力求详尽,补充完整性。不管是部门数据处理、基本单位维护还是临时码更替,都做到对法人单位表的45个大指标及130个小指标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对,并跟名录库系统进行对比,有遗漏的补充完整,在维护渠道不畅,部门协调不够等多重困难前提下,做到避免名录库虚假信息的存在使基本单位入库信息得到有效补充。 

二、立足当前,正视困难迎挑战

(一)机构代码申报力度亟需加强

对单位法人实行组织机构代码制度,是国家整个经济和社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但是机构代码的申报过程中,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对机构代码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总感到用途不大,所以对新办、迁入、迁出、变更、换证等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致使我市组织机构代码申报工作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一局面亟需改变。技术质量监督局和统计局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通力配合,不断加大宣传,提高各个单位对代码制度的理解和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代码执法工作,对违反《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行为依照规章进行处理,从而推动代码工作法制化管理,不断加强申报工作。

(二)单位变动频繁基层力量薄弱

    一是单位变动频繁,难以统计。经济的快速增长致使单位名录变动较为频繁,尤其是第三产业单位众多、变化迅速,在我市每年新增、变更、注销的单位多的千家少则几百家,这些都会给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建设维护与更新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搬迁和注销单位难以跟踪。统计局主要依据工商等部门提供的资料掌握单位搬迁和注销情况。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部分变更和注销的单位并没有主动去工商部门登记,致使变更和注销单位资料不完整,部分已结业的单位在行政登记部门提供的资料中仍然存在。三是基层力量薄弱。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建设维护与更新要随着基本单位创建、变更或撤消进行的,每一次新增、变更、注销的资料数据必须通过调查人员到单位实地现场考察、登记填报,需要做大量的统计登记工作,这项工作主要由市县区统计局名录库维护人员和乡、镇统计人员完成,而各乡、镇统计助理只有1人,有的乡、镇是兼职,基层统计人员力量薄弱,导致了维护的不及时、指标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维护渠道不畅部门协调不够

    一是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处理程序不统一,给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工作增加了难度。七个部门名录库的数据处理程序各不相同、指标也参差不齐、不够完善,就连统计局各专业之间使用的数据处理系统不够完善,不能将有关数据直接导入名录库系统,给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更新工作增加了较大的工作量和难度。二各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到目前为止,从各行政登记部门提供的资料来看,由于各部门的独立性、特殊性,加上协调力度不够,导致各自使用的信息系统不一致(如各部门有各自的单位属性编码),导致信息无法比对,无法对单位的性质、区划、行业、规模进行有效的界定,不仅对单位统计信息的加工处理造成混乱,而且由于这些指标的定义标准不统一和基本单位名录库指标的相关度低,从而使大量的公共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四)利用程度较低造成资源浪费            

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虽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各级政府和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名录库的社会知晓度较低,资料开发利用效果不明显。除了统计部门应用于专业统计和统计调查业务外,在社会上的应用几乎为空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始终没有中断过,经历艰辛,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这些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前瞻未来任重道远谋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启动主题宣传

名录库系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建立名录库的维护更新涉及到很多部门,部门资料搜集的难度、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都比较大,在推进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建设拓展延伸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协调问题、人员问题、网络问题、督促指导的问题、数据质量控制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才能进行,为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着力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同时,要加大宣传工作,着重将统计调查对象的“责、权、义”和统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向每一名统计调查对象和领导同志们宣传到位,使其充分了解、理解、配合、重视统计工作,明确各自职责,规范统计报表的管理与登记,从而提高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源头数据质量。要通过分析、信息、简报等形式将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可利用性和在地区经济建设、产业结构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做以细致剖析宣传,得到有关部门或有关领导的重视,提高基本单位名录的利用率。

(二)加大协调力度促进资源整合

目前,统计、工商、税务、民政、编办等各职能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各有一套名录库系统,而且各部门的名录库数据处理程序各不相同,指标差异较大,这样就带来大量的手工操作,形成了诸多不便。同时,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牵涉面广、难度大、任务重,需要编办、民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因此,要加强沟通协调,使各级统计、工商、税务、编制、民政、质检等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名录库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名录库建设工作,更加积极地协同配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解决相互兼顾的名录库内容,统一资料交换方式、时间等一系列细致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促进资源整合,优化流程,规范制度,形成畅通的合作渠道,使名录库建设工作真正形成合力。

    (三)强化政府行为争取经费支持

基本单位名录库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组织难度大,协调任务重,因此,必需把基本单位名录建设工作纳入政府行为,强对基本单位名录建设工作的领导,积极主动与工商、税务、民政、编办、质监等部门做好沟通衔接工作,定期收集整理各部门名录更新维护资料,织和协调各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关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合理划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明确在名录库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形成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同时,要加大考核力度,将名录库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建立部门资料标准统一机制,由统计局对成员单位进行目标考核,从而有效规范部门行政登记资料标准、口径、时间、方式和内容。另外,要积极争为名录库的建立和维护工作经费支持,切实解决调查等经费短缺的问题。

(四)创新培训方式提升专业素质

    要提高基本名录库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就要从基础入手,不断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统计方法制度,掌握各专业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因此,要不断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创新培训方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一是从各乡镇、部门选派专业人员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我市基本名录库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二是大力开展轮训活动,邀请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名录人员进行集中授课,不断强化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三是利用网络媒体和可视会议等现代传媒手段,举办知识讲座,掌握各专业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等信息,将统计工作急需的实用技术,送到基层单位,使基层单位统计人员在培训活动中真正受到教育,得到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从而促进岳阳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