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工业统计

关于2014年1-3季度全市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数据情况的通报

编稿时间:2015-01-30 00:00   来源:工业科  

关于20141-3季度全市

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数据情况的通报

 

岳阳市统计局

2014114日)

根据《中共岳阳市委办公室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修订)>的通知》(岳办发〔201148号)精神,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对20141-3季度各县市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情况进行了考核统计,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综合考核计分结果,县市组总分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汨罗市、华容县和岳阳县,区组总分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经济开发区、君山区和云溪区。

考核统计数据表明,1-3季度,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继续推进,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工业经济平稳发展1-3季度,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2%,拉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行业大类中,24行业大类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重点发展的机械、医药、有色及循环等新兴产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这几大产业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3.0%,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临湘市,占比分别达到59.3%56.4%;区组居前二的是云溪区和经济开发区,占比分别达到82.6%79.7%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华容县,同比分别增长13.3%11.9%;区组居前二的是君山区和经济开发区,同比分别增长11.3%7.6%

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1-3季度,全市研发经费支出达37.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8.2%,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6%1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和11.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专业技术人员3.3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9.7%

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平江县和湘阴县,占比分别为2.8%2.1%;区组居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和云溪区,占比分别为5.6%5.2%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县市组中居前二的是湘阴县和平江县,占比分别为36.4%33.8%;区组居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和云溪区,占比分别为72.5%52.7%

三、结构调整继续优化。1-3季度,规模工业中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制造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5%;主要污染物减排,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分别同比削减9.0%30.5%25.4%66.3%全市建设用地供地率为57.7%,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华容县和岳阳县,降低率分别为17.3%13.3%;区组居前二的是岳阳楼区和南湖风景区,降低率分别为12.5%11.5%

四、招商引资平稳增长。1-3季度,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31.0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引进内资221.4亿元,同比增长11.5%

工业招商引资总额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湘阴县,分别为20.1亿元、19.6亿元;区组居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和云溪区,分别为21.5亿元、13.6亿元。

工业招商引资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湘阴县和岳阳县,同比分别增长11.7%10.9%;区组居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和云溪区,同比分别增长18.0%11.7%

1-3季度,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总体平稳,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仍然十分突出,生产增长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下阶段,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第一推动力,突出工业项目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全市新型工业化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