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工业统计

关于2013年度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的通报

编稿时间:2015-01-30 00:00   来源:工业科  

关于2013年度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的通报

 

岳阳市统计局

201435

 

根据《中共岳阳市委办公室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修订)>的通知》(岳办发〔201148号)精神,由市统计局牵头负责评估认定,经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将2013年度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综合考核计分结果,县市组总分居第1位的是岳阳县,居第2-3位的分别是汨罗市、湘阴县;区组总分居第1位的是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居第2-3位的是云溪区、君山区

总分居前3位的产业园区分别是汨罗市工业园、湘阴县工业园、云溪区工业园;居第4-6位的分别是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县工业园、湖南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

总分居前2位的新型工业化考核相关责任单位分别是市统计局、市招商局居第3-5位的分别是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国土局

总分居前5位的规模工业企业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信军创(岳阳)六九零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银联湘北铜业有限公司;居6-15位的分别是湖南中创化工有限公司、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天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临湘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方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岳阳)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国泰食品有限公司

总分居首位的文化产业文化服务企业是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都呈现出新的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13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拉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全市规模工业36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的行业有32个;规模工业总量居全市前列的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4.5%14.0%11.6%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临湘市,占比分别达到57.2%54.7%;区组居前二的是云溪区和经济开发区,占比分别达到85.3%82.0%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岳阳县,同比分别增长16.0%15.9%;区组居前二的是屈原管理区 君山区,同比分别增长11.6%11.4%

二是企业效益逐步提升。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4.72亿元,同比增长26.4%。全市财政总收入256.1亿元,同比增长11.0%,工业税收贡献大,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55.7%;全市规模工业吸纳就业人员33.29万人,同比增长6.3%。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34.3%,同比提升8.82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华容县和平江县,分别达到43.2%41.5%。区组居前二是云溪区 君山区,分别达到33.6%31.5%

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岳阳县,分别为7.8亿元和3.0亿元;区组居前二的是云溪区和岳阳楼区,实缴税金分别为109.7亿元和7.7亿元。

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临湘市和岳阳县,同比分别增长21.0%19.3%;区组居前二的是岳阳楼区和南湖风景区,同比分别增长33.9%20.1%

三是发展方式不断优化。2013年,全市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40.2%,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6%;全市规模工业高加工度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2%25.5%,比全部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1.6个和13.9个百分点;全市建设用地供地率为68.9%,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

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湘阴县和汨罗市,分别降低18.5%15.5%;区组居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 君山区,分别降低10.7%9.0%

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临湘市和华容县,同比分别增长9.0%7.9%;区组居前二的是君山区和云溪区,同比分别增长7.4%4.8%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13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达38.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2.8%,全市规模工业专业技术人员3.3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9.9%

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平江县和湘阴县,占比分别为2.6%1.8%;区组居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和云溪区,占比分别为4.7%4.1%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平江县和湘阴县,占比分别为31.3%29.1%;区组居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和云溪区,占比分别为65.3%52.9%

五是工业发展后劲增强。2013年,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40.5亿元,同比增长17.7%,总量居全省第三,增幅居全省第二,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亿美元,同比增长73.8%;引进内资226.28亿元,同比增长15.4%;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7.3亿元,同比增长18.1%

工业招商引资总额指标,居县市组前二位的是湘阴县和岳阳县,分别为30.7亿元、29.1亿元;居区组前二位的是经济开发区和云溪区,分别为31.7亿元、27.8亿元。

工业招商引资增长率指标,居县市组前二的是汨罗市和湘阴县,同比分别增长23.3%21.6%;居区组前二的是经济开发区和云溪区,同比分别增长23.7%20.7%

2014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第一推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全市新型工业化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