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和“提速、升级、增效、惠民”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深入开展“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行动,全市新型工业化扎实有效推进,在全省2010年度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岳阳市荣获“一等奖”,岳阳县、汨罗市进入全省先进县市行列,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省先进产业园区行列,中国石化集团巴陵石化分公司、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湖南泰格林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全省先进企业行列。
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成效
1、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52.43亿元,同比增长21.3 %,增幅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8.9%,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增幅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工业运行特点:一是县市区规模工业发展较快。除市直以外,全市12个县市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6.22亿元,同比增长26.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二是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83.01亿元,同比增长27.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0.71亿元,同比增长30.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三是优势产业支撑工业增长。全市十大优势产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680.83亿元,同比增长22.7%,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0.7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0.0%,有力支撑全市规模工业增长。其中:电子及光伏产业、机械产业和造纸产业增幅居前,分别增长52.6%、41.9%和40.7%。四是产业结构逐步向好调整。全市十大优势产业中,电子光伏、生物医药、机械制造三大新兴、新型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石化、食品、造纸、纺织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石油加工、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生产)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2、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0.88亿元,同比增长36.8%。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达392.78点,同比提升53.7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79.38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利润46.99亿元,同比增长88.1%。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22.79万人,同比增长9.1%。全市规模工业资产利税率达16.8%。
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79.25亿元,同比增长31.2%,总量居全省第三,增幅居全省第一。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11.2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0.73%;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81.19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24.1%;全市共获专利授权560件,同比增长51.8%。
4、节能减排有效推进
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消耗能源943.79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9%,比全省平均水平多下降1.0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同比削减5.7%、14.3%,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强度分别为7.86千克和3.48千克。
5、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2010年,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45.60亿元,同比增长24.9%。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2.16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87.53亿元,同比增长45.6%;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19.37亿元,同比增长46.1%。
二、与排名前五的市州比,岳阳的优势与劣势
在全省2010年度新型工业化考核中,排名前五的市州及得分分别是长沙市116.19分、株洲市115.98分、岳阳市113.27分、益阳市101.61分、衡阳市99.39分。岳阳位居全省第三,比第一、第二的长沙和株洲分别少2.92分、2.71分,比第四、第五的益阳和湘潭分别多11.66分、13.88分。
与2010年前三季度新型工业化考核得分情况相比,岳阳增加了10.38分,拉近了与株洲的差距,由前三季度的相差11.25分减少到2.71分;拉远了与益阳的距离,由仅多4.41分增加到11.66分。
在25个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中,岳阳得分居前六的指标有20个,其中居前三的指标9个,排第十以后的指标3个。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居前六的指标分别有18个、19个、12个、13个,其中居前三的分别有13个、11个、10个、8个,排第十以后的指标1个、2个、6个、6个。
与先进市州相比的指标排位情况
市州
|
综合得分排位
|
居前六的指标个数
|
居前三的指标个数
|
其中
|
居第十以后的指标个数
|
||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
长沙
|
1
|
18
|
13
|
12
|
|
1
|
1
|
株洲
|
2
|
19
|
11
|
3
|
5
|
3
|
2
|
岳阳
|
3
|
20
|
9
|
4
|
1
|
4
|
3
|
益阳
|
4
|
12
|
10
|
8
|
|
2
|
6
|
湘潭
|
5
|
13
|
8
|
2
|
3
|
3
|
6
|
1、岳阳的主要优势指标
一是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751.53亿元,在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得满分6分,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分别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261.90亿元、605.78亿元、227.78亿元、451.31亿元,分别得6分、5.73分、2.16分、4.27分。
二是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及其增长率。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为79.25亿元,得5.71分,居全省第三,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分别为240.34亿元、46.53亿元、15.11亿元、28.74亿元,分别得6分、3.35分、1.09分、2.07分。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同比增长31.2%,得满分9分,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分别增长20.3%、29.4%、23.7%、-6.4%,分别得5.95分、8.62分、6.94分、0分。
三是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减百分点。岳阳市得7.32分,居全省第三,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分别得5.10分、4.62分、6.13分、4.01分。
四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率。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87.53亿元,得满分3分,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分别完成778.77亿元、418.57亿元、255.17亿元、313.00亿元,分别得3分、2.74分、1.67分、2.05分。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6%,得4.49分,居全省第四,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分别增长34.2%、39.2%、56.1%、32.4%,分别得3.37分、3.86分、5.53分、3.19分。
五是工业招商引资总额。2010年,全市工业招商引资总额达145.56亿元,得2.96分,居全省第二,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分别招商引资232.83亿元、129.91亿元、103.21亿元、91.97亿元,分别得3分、2.64分、2.10分、1.87分。
六是信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增减百分点。岳阳、长沙、益阳、湘潭均得满分7.5分,株洲得5分。
2、岳阳与其他市州有差距的指标
一是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2010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81.19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24.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得2.28分,长沙、株洲、益阳、湘潭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分别占规模工业比重50.6%、45.0%、22.3%、43.0%,分别得满分4.5分、4.26分、2.11分、4.08分。
二是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0%,得5.90分,居全省第十二位;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分别同比增长24.1%、24.77%、24.1%、23.4%,分别得6.18分、6.35分、6.18分、6分。
三是专利授权量增长率。2010年,全市全社会共获专利授权560件,同比增长51.8%,得1.55分,居全省第十位;长沙、株洲、益阳、湘潭专利授权分别同比增长65.3%、51.1%、52.4%、52.7%,分别得1.95分、1.53分、1.57分、1.57分。
三、2011年新型工业化考核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今年是全省开展新型工业化考核的第五年。认真总结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暨新型工业化考核中的有效经验,正确认识和把握目前推进新型工业化暨新型工业化考核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必将有利于今年的新型工业化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1、有利因素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暨考核统计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新型工业化考核情况;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讲评会;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扶持政策,采取诸如组织开展“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行动等各种有效措施,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二是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卓有成效。通过多年来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岳阳经济社会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在前四年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中,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居全省第四,被评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三,荣获“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等奖”。
三是新型工业化考核工作日趋规范和完善。通过几年的考核,全市制定、完善和建立了一整套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制度和方法,包括:完整健全的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报表制度、行之有效的每个季度定期召开的相关职能部门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工作例会制度、切实可行的《新型工业化考核部门统计工作暂行办法》等,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暨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营造了一种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2、不利因素
一是历年考核均居前,对岳阳形成一定压力。在前四年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岳阳一直处于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行列,特别是去年,岳阳位居全省第三,仅在长沙、株洲之后。今年,全省及各市州必然紧盯岳阳,紧追岳阳,对岳阳形成一定压力,对岳阳的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数据质量必将提出更严、更高的要求。
二是部分总量指标在全省排位靠前,其增速难以有效提升。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工业招商引资总额、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总量指标,历年均居全省前列,同期基数较大,增幅排位要靠前存在一定难度。
三是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比难以有效提高。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为24.1%,比2009年的25.2%下降了1.1个百分点,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11年占比提高可能有限,甚至有可能继续下滑。占比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工业企业个数每年大量增加,而省科技厅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相对太少,导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发展速度远低于全市规模工业发展速度。
四是全市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影响岳阳工业发展速度。去年下半年,为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根据国家和省要求,我市对部分高能耗工业企业进行了关停和限产处理,对全市规模工业生产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今年,这种影响有可能继续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发展速度。
五是主要污染物减排潜力有限。与其它市州相比,岳阳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相对较小,已达到或接近国家的总量控制要求,基本上已减无可减,要继续保持较大的削减率,难度不小。
3、几点建议
2011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和实施以“五市一极”为核心的富民强市发展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推进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全市新型工业化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一是建议尽快修订出台《岳阳市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确保与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同步。省委省政府于
二是要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考核,以考核促推新型工业化。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推进新型工业化暨考核统计工作的认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建设民本岳阳、实现富民强市”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应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本系统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工作,要严格落实市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制定的《岳阳市新型工业化考核部门统计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型工业化数据的统计和评估认定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与省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为全年的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要将“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行动引向深入,有效促进全市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市委市政府在2009年“一对一联手帮扶企业”行动的基础上,确定了石化、食品、电子及光伏等13个产业为重点帮扶产业,组成了13个由39名市级领导挂帅,84个部门参与的产业帮扶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了“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行动,各产业帮扶小组按照《岳阳市“千百十”工程方案》总体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各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产业升级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加快产业招商上,初显成效。2011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产业帮扶小组要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神,围绕“规模升级、结构升级、园区升级、技术升级、品牌升级”,突出重点,对那些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符合“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业、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以及依法经营的企业,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有效促进全市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发展。
四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拓展园区发展平台。工业(产业)园区是建设现代工业大市的主要平台,但全市目前只有6家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园区工业发展平台不多、不高。为此,一是要全力打造岳阳工业发展主战场。要以去年晋升国家级开发区的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战略平台,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扶持和支持、加强与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的对接与引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做大做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使之真正成为岳阳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二是要同步建设和发展其它工业园区。在抓好省级工业园区扩园建设的同时,抓好市级工业园区的升级,将条件比较成熟的岳阳县、华容县工业园尽快申报省级工业园,以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平台,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效用。努力扩大招商引资,以园区的快速发展来推进新型工业化。
五是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确保工业可持续性发展。在招商引资上要有新举措,要努力优化软硬件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以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环境逐步形成“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局面。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立足长远,要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能为地方财政作出较大贡献的项目;要引进投资强度相对较大的项目,以有效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同时引进项目必须低能耗、少污染,拒绝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进驻岳阳。
六是要大力开展科技兴市,致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要引导、鼓励和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央省属暨大中型工业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加大科研投入,与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创新平台,联合攻关,致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进程。二是要采取举行银企洽谈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挂牌服务等多种措施,构建企业服务平台,扶持高新企业快速发展。三是要积极为高新技术企业向国家、省和地方政府争取科技经费支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四是要积极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努力增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高新技术产品,致力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更好、更大平台上的发展。
七是要有效进行节能减排,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要根据国家、省“节能减排”精神和要求,并针对岳阳的节能减排与高耗能、高污染支柱产业的矛盾,继续抓好全市的节能降耗和企业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使企业、单位和个人把节能减排落实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当中。二是要抓好“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县市区污水处理厂的项目建设,以减少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要继续抓好全市特别是国家和省重点节能企业的节能降耗暨项目建设工作。三是要加大对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检查执法力度,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