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1-09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 > 预期引导 > 决策咨询

调结构 化风险 加快岳阳工业转型升级

编稿时间:2016-01-26 00:00   来源:工业科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历史性变化,以及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岳阳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当前工业增速换挡、结构转型、驱动转向的新常态,紧紧围绕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战略目标,组织实施“621”行动,调结构、化风险,工业经济呈现稳步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集聚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  纵向比较,岳阳工业发展逐步适应新常态

1、稳步发展:工业增速呈回升趋稳走势。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从全年的走势看,工业生产呈低开高走,逐步回稳态势。

        

2、创新发展:投资力度加大,科技发展加快。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是工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15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5.20亿元,同比增长15.8%;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81.35亿元,同比增长21.0%。全市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17.35亿元,同比增长17.6%;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44.4%,同比提升8.6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专利授权量为1594件,同比增长22.1%

3、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工业增长结构性放缓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今年以来,在生产增速回升趋稳的同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效果。一是新兴产业唱响主角。纵观工业结构变化,岳阳工业呈现出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从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提升的发展轨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石化、造纸、食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新的产业结构。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19.6%二是市场发展活力增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趋显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迸发。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7.5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81.0%,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4、集聚发展:园区集中度显著加快。园区兴工战略的引领下,全市工业逐步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的承载功能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2015年全市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及以上园区9个,10个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4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46.7%。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60.1%,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

5、绿色发展:节能降耗成效斐然。近年来,全市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管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现已全面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节能降耗效果显著,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目前,全市因淘汰落后产能和安全生产关闭企业38家,责令停产、整顿、整改企业36家。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36.0%,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7%

二、横向比较,岳阳工业竞争优势稳步提升

企业数量方面:1998年到2015年,规模工业统计范围做过几次调整。1998年至2010年,规模工业统计范围为规模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11年至今,规模工业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市企业家数由1998年的422家发展到2015年的1208家,增长了1.9倍。目前,岳阳市规模工业企业家数排全省第三,居长沙、株洲之后。

工业总量方面: 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165.81亿元,是1984年的134倍,是2005年以前21年的总和。目前,岳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排名仅次于长沙,是全省规模工业总量第二大城市。

工业增速方面:在当前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岳阳工业增速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排名前移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仅次于永州、邵阳、长沙,居全省第四位。

产品产量方面:全市部分主要产品在全省处于主导地位。如:原油加工是除长沙有极少加工量外,市州中唯一的大型原油加工基地;机制纸及纸板、铜材、饲料、精制食用植物油、初级形态的塑料等多种主要产品产量稳居全省第一,且是第二位的数倍。工业产品在产量提高的同时,品质也不断升级,全市涌现了一大批名优特新产品。

三、  工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

“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复苏疲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岳阳工业发展的支撑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增长动力开始调整转换,工业运行的风险和问题逐步显性化。

1市场需求增长不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2015,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为96.3%,连续40个月在100以下运行,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持续未现改观。二是订单增长乏力。2015年四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4.5%的企业(比三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获得订单低于正常水平。有13.3%的企业生产能力发挥程度低于正常水平,主要是订单不足。三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2015年四季度全市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7.1%。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中,45.2%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22.4%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是原材料供应不足,14.8%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是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     

2、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突出表现在各种要素制约上。一是成本制约。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财务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水、电、气等价格攀升,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受挫,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二是资金制约。今年以来,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但由于门槛过高,贷款难以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非公有制经济,资金缺紧仍然是制约企业做强的软肋。同时资金周转开始变慢,存货上升明显。三是人才制约。受人工工资上涨较快影响,多数企业出现用工流失、招工困难的情况,部分企业面临长期用工短缺问题。四是结构制约。我市企业结构欠优,整体竞争力不强,突出表现是: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能力差;高新技术水平不高,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3.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十二五”期间,岳阳市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但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呈现低端锁定迹象。一是产业链条短,层次低。从组织结构看,目前在岳阳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以大企业为核心、相关配套产业的小企业集聚其周围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多是传统类型的产业集群;从技术结构看,中低端技术居多,高端核心技术相对较少;从产品结构看,投资类产品比重高,消费类产品比重低,还有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常年徘徊在加工、组装和制造环节,产业链条短,配套不完善,缺少高端产品。二是高加工度和高技术度产业发展缓慢。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高加工度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4.0%,比全部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分别低1.5个和4.3个百分点。三是行业多点支撑体系不完善。岳阳工业发展缺乏有力的多极支撑点,工业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受限制。前几年,全市工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少数行业的拉动,但近两年在这些行业出现下滑后,岳阳工业增速也应声回落。全市几大主要产业中,除有色及循环、食品、造纸、机械、石化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2.8%12.0%11.9%11.5%10.3%,发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外,其余产业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医药、纺织行业分别同比增长8.3%3.9%,建材、电力行业分别同比下降6.1%7.6%

4.企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近几年岳阳市委市政府开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但企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偏低。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46.58亿元,同比仅增长0.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到1.0%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达到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难以生存。二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经营管理中,随波逐流的现象较为普遍,追求短期利益的倾向助长了企业的投机行为。许多行业如电子、集成电路、移动通信等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从材料、元器件、专用设备到产品关键部件都严重依赖进口,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总的来说不多,限制了其培育创新力的热情。三是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目前全市大多数工业企业还没有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合格管理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知识老化、文化素质较差、人才流动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5、保位进位压力大。由于岳阳市造纸、纺织等传统行业未能摆脱“低端效应”,部分传统支柱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而新兴产业虽然已成规模,但相对长沙、株洲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全市工业增长过度依赖食品、石化两大千亿产业的拉动,而新的支撑点又尚未形成,全市工业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较大。从全省来看,株洲、湘潭两大工业城市正奋起追击,岳阳工业经济总量保持第二、增速保持第四的压力很大。

四、“十三五”工业发展展望及对策建议 

伴随着“十二五”规划步入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也进入谋篇布局之时。展望“十三五”,世界经济复苏仍显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岳阳市工业经济与全国全省一样同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工业发展将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转型驱动,增长旧动力减弱,而新动力生成缓慢,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工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比重会进一步下降,但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树立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意识,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这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经历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工业的发展方式和内涵上有突破,在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产业中有新亮点。

1、激发市场有效需求新活力。一是企业做好产销衔接工作。降低产成品存货,减少产品库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不适销的产品应进行限产或停产压库。二是促进企业扩大内销。全市石化、造纸、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要采用措施积极鼓励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项目单位,在满足功能需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本市产品,扩大有效需求。同时由政府出资,搭建企业内销平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大内销。三是积极打造“互联网+外贸”模式。继续发挥出口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出口支持力度,完善落实鼓励外贸出口的扶持政策;积极打造“互联网+外贸”模式,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大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加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综合保税区建设,提升口岸进出口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培育岳阳出口品牌。

2、构建工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过去长期支撑岳阳工业经济增长、以“五高三低(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低效率、低效益、低附加值)”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因此,将岳阳传统的产业链延伸与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对于石化、食品等传统行业,在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投资效率上下工夫。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档次,巩固和扩大传统行业企业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二是对产能过剩企业可以拓展行业领域,向服务业延伸,实现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化解产能过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三是立足长远,下决心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围绕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着力抓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培植,形成一批新的支撑岳阳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四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继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继续升级能源产业技术,继续健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作出新贡献、建树新业绩。

3、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坚持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因此,岳阳要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和工业发展趋势,努力做好创新发展这篇文章。支持和鼓励创业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人才保障,积极培育众创空间,制定出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意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按照“高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要求,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引导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逐步成为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智力支撑。大力发展科技交易市场平台,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梯队。    

4、提升工业产业综合竞争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实施新一轮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战略。这一国家战略也为岳阳工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打开了新境界、带来了新机遇,岳阳工业发展应该全新定位,科学审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布局,解决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产能过剩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引进承接“强、优”产业项目,争取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和行业50强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和优势品牌企业来岳投资布局,将优质项目放在经济开发区和临港新区,打造核心增长极,形成“爆破”效应。二是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力培育壮大化工、造纸、电力能源、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等产业,重点拉长做强石化产业链,在产业间拓展产业链,在产业内提升价值链。三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品出口,缓解当前产能过剩的矛盾,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壮大岳阳工业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产业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