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04-17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岳阳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华容县:波澜壮阔七十载 携手并进展新篇

编稿时间:2019-10-08 16:31   来源:市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70年华容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新征程。70年来,华容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破浪前行,筚路蓝缕,辟除榛莽,经历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同时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飞跃。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农村全面深化改革,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一)农村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全县1952年胜利完成了土改任务,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生产力。

走合作化道路。土地改革后小农经济成为农业中的主要经济形式,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草案)》,通过典型示范,经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步骤,使广大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农村人民公社化。1958年9月末,全县已先后建成华一、新景等8个农村人民公社,公社化初期,原高级社的土地和生产资料一律归公社所有,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强调“一大二公”,生活集体化、组织军事化。截止到1983年,全县农村共有25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大会作出了加快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的决定,在农村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制形式为:(1)联产计酬,专业承包;(2)统一经营联产到组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3)包产到户;(4)包干到户。1983年底,全县广大农村实现了大包干。

1984年3月,全县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所有公社改为乡(镇)政府,同时延长农户土地承包期,对全县12万农户颁发“土地承包使用证书”,使农村基本经营主体油25个人民公社转变成12万户自主经营的农户。

2000年,将新型农村经济联合体更名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进行法人登记。至2018年,全县建农民专业合作社951个,其中被农业部门认定为示范社的有138个。

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到扶持农村重点户、专业户,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再到引导乡镇企业向产业化龙头企业转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一步步深入,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营主体群体,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主体结构。

(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产品价格体系的调整,以及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华容县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1.农业增加值持续稳定增长,但占GDP比重逐年递减

华容县的农业增加值在1949年仅为0.14亿元,占GDP比重为83.5%,1978年为0.88亿元,占GDP比重70.26%,1994年为12.35亿元,2005年翻一番,达到24.74亿元,2018年达到62.99亿元,且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下降,1994年压缩至69.2%,2005年39.19%,到2018年已下降至18.3%。

图1 1949年-2018年农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2.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70年来,全县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确保了粮食安全,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仅为9.95万吨,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30.99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2倍。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1990年,全县的农业总产值、棉花总产量、油菜籽总产量、水产品总产量跃入全国百强行列县,粮食生产被列入全国高产先进县行列。201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3.3万吨,较1949年增长了4倍。

3.农业经济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演进为种养并进

华容县作为纯农业县的历史悠久,1949年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80.4:18.7:0.9。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经济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概括为种植业波动递减、养殖业持续递增的历程,1998年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49.6:49.2:1.2。农林牧渔的比例由1949年的80.4:0.9:15.7:3.0调整到2018年的48.5:1.2:16.1:28.1:6.1,初步改变了建国初农业内部结构单一的状况,种植业比重下降了32个百分点,渔业提升25个百分点。农业和渔业的变化幅度最大,农业所占比重呈整体下降趋势,牧业和渔业的比重持续稳步上升。全县农业结构的调整1999年前主要是农业生产品种的调整,表现在各种农产品特别是粮、棉、油、畜、禽、水产品、蔬菜、麻等主宗农产品的生产品种和生产面积的变化上,200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主攻蔬菜、发展养殖、稳住棉花、调优粮油、壮大加工搞活流通”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至2007年,全县初步形成水稻、棉花、油菜、蔬菜、养殖(生猪、水产品)等五大农业支柱产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比例关系已从80.4:18.7,调整为2018年48.5:44.2,显现出种养业并重的局面,结构渐趋合理。

4.由典型的“粮猪结构”演进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只能被动服从“以粮为纲”的计划种植,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份额长期占80%以上,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70%以上,畜牧业产业结构中猪肉占90%以上,是典型的“粮猪结构”,产业间比例失衡,农业系统的总产出率低。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宗产品粮食成倍增加,棉、麻、油等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产,并且农林牧渔副全面发展。1949年华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3.23万亩,1978年为22.24万亩,1985年为54.29万亩,2018年达到102.5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1949年翻了近7倍,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比重依然不断上升,1985年26.5%,到2018年已上升至45%。水产品总量由1949年0.23万吨增至2018年的13.6万吨。1949年牲猪出栏1.11万头,存栏3.09万头,至2018年牲猪出栏为60万头,存栏36.2万头;肉类总产量从1978年的1.27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4.9万吨,增长了近3倍。

5.农业大步迈向现代化进程

2012年1月,华容县被农业部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4年10月又被农业部、财政部、银监会联合确定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全国棉花主产县、全国商品生产基地县、全省蔬菜生产大县的华容,站在国家级平台上,全县上下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发展现代农业。

形成了规模化种养局面。1998年,全县初步形成十大农产品规模生产基地。2000年,全县培育五大规模农业:蔬菜开发基地,蔬菜总面积达20000公顷;河蟹生产基地,成为湘北地区“河蟹之乡”;意大利杨基地;家禽生产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华容大力推进规模种养,目前已形成50万亩双季稻、30万亩优质棉、70万亩绿色油菜、30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板块经济加速形成。围绕五大特色板块,全县加快土地流转,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促进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2012年以来,新增流转土地面积37.5万亩,发展种养大户1265户,达到2924户,增长45%;发展家庭农场578家,其中粮食家庭农场462家,粮食家庭农场经营面积近16万亩,种植率达31.5%,居全省首位。2017年,全县粮食家庭农场实现纯利润9240万元,带动周边30万亩粮田增产5000万斤,增收69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6.03万亩,占比55%。

不遗余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002年,全县先后筹资500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改造扩建,全县蔬菜加工骨干企业达到45家,具备腌制、冷藏、保鲜、脱水、真空包装等多环节加工能力,全县蔬菜加工实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2005年,农产品加工进一步壮大,填补县内林材加工空白,扩大棉花加工规模。至2007年,有2家企业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16家企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形成粮食、棉花、蔬菜、养殖、速生林五条完整产业链,80%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加工转化增值。2018年,连接基地86万亩,形成优质稻、棉纺、油料、蔬菜4条产业链。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21家,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

园区建设引导农业产业转型。2012年以来,华容县发展现代农业园区43个,经营面积15.5万亩。2018年,S306休闲农业园区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5000多万元,现代农业产业园让园区农民驶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同时,创造性地在规模产业中发展观光农业,注入“文化”元素,打造了10万亩观赏水稻、洞庭湖油菜花海、插旗芥菜节,有效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6.农机作业覆盖农业各领域。70年再回首,“牛耕人作”的传统场景逐渐淡出视野,人畜力被机械化取而代之。农业机械化由农作物的耕、种、收,全面覆盖延伸到林、果、茶、生产和加工,畜禽水产品养殖、排灌、滴灌、喷灌,回收利用,机械防治病虫、抗旱救灾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1957年全县首次出现农用动力机械7台内燃机,农业机械总动力0.01万千瓦。1960年首次拥有5台农用拖拉机。1964年,全县已拥有拖拉机15台,排灌机械251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29台,半机械化农具8425对,农业机械的总动力1.1万千瓦。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以较大的幅度增长,1978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7万千瓦,较1964年增长了近8倍。到1998年末,全县拥有拖拉机2844台,排灌机械26333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5741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2万千瓦。农业生产在排灌、植保、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201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9.3万千瓦,较1998年增加82.1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1万辆,耕整机3.5万台,排灌动力机械4.16万台,机动喷雾(粉)机3.57万台等,机耕、灌溉、植保、收割、脱粒、轧花、运输、加工等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和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达80%以上。

二、由传统农业县向新型工业县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华容经济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农业一直在三次产业中“一业独大”,而且农业内部“以粮为纲”,大量经济资源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1994年伊始,中央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束缚社会生产力的陈旧经济体制被冲破,华容县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走上“快车道”。“十一五”期间,华容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1978年,全县仅有小型、微型工业企业509家、职工14793人、年产值4295万元,产品仅能满足本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部分需要。除3783吨机制纸外,再无产品销往县外市场。至2018年,全县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7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县外大市场。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1949年,全县三产业比重为93.2:1.4:5.4,典型的“一三二”结构,2005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39.19:31.95:28.86,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了44.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上升28.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15.31个百分点,由“一三二”结构调整为“一二三”结构,但产业结构演变的高级化特征依然不显著,第一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十一五”(2006年-2010年)时期,华容县人民政府明确提出“把‘主攻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发展纺织、食品和建材三大集群产业” ,全县上下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华容县国民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6年,华容县第二产业首超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二一三”结构;2007年,第三产业首超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演进为“二三一”结构并且延续至今。在这一阶段,华容县县域经济总量呈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演变的高级化特征明显。第一产业影响越来越低,第二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2018年,华容县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9.19:31.95:28.86演进为18.3:43.2:38.5,第一产业占比下降2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提升11.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升9.64个百分点。

图2 华容县三产业结构

(二)工业快速发展升级

华容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作出主攻工业和培育三大支柱产业(即纺织业、蔬菜食品加工业和矿产建材业)的决策,启动实施工业经济由“小而全”、“内向型”(即面向本县农业生产和人民基本生活的需求)向规模化、“外向型”(即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转变。通过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本办工业、转移农村余劳动力,并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实现大宗初级农产品在县内加工增值,大规模开发利用长期闲置的花岗石、矿泉水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至2005年,三大支柱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占全县该类企业的63.5%,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50%,税收占全部工业税收的75.88%。

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群化。2003年,华容县委、县政府作出建设工业园区的决定,2006年确立“主攻新型工业”的目标,县域工业经济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不仅淘汰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品和技术陈旧的工业项目,加速三大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而且使深度开发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加工资源的医药卫材、光伏电子、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华容,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华容县工业集中区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坚持产城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配套,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现已形成纺织、食品加工、医药卫材和新型能源等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石伏园区主要以发展纺织产业为主,现已集聚了纺织企业10家,其投产和在建纱锭达到70万锭,产品涉及各类纱线、各类缝纫线和不同规格的被巾等;三封园区正在以赛隆药业、福尔康医用卫材和海济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发展医药卫材产业,以铭泰米业、云龙菜业、宏绿食品和康杰食品等企业为基础,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洪山头园区为沿江开发区规划建设的“三园三路两镇”中的一园,重点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另适应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杨家桥返乡创新创业园,首期投资3亿元,开发115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5.8万平方米,电子商务综合大楼4.5万平方米,主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及县内中小微企业,以入驻婴童服饰、服装、鞋帽及电子商务等创新创业企业为主。首期新建的标准化厂房于2015年底竣工,现已入驻新美佳婴童服饰、千岭豹鞋业、康沃医疗用品、老宝智能制造等规上企业8家。2018年,工业集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71亿元,创税收1.5亿元。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化为经济发展“保障”

基础设施曾经是制约华容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新中国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加大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效果。195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5.2万元,至201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57.53亿元,年平均增速为25%。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加强缓解了发展的瓶须制约

由长江冲积平原和洞庭湖淤积地势所构成的华容县域地理,既有土质肥沃、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有水患严重、交通不便、能源缺乏的劣势,水利、交通、能源三大瓶制的特别突出。县委、县政府总结验教训,开展科学治水,力争根治水患。1998-2007年,全县投入治水总工日4529万个,移动土石方5435万立方米、耗资12.28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8.7亿元。固定排灌站从1964年的7处、装机31台、容量0.45万千瓦到2018年的2695处、装机2894台、容量10.2万千瓦;水库从1957年的5座、总库容536万立方米到2018年的74座、总库容6740.8万立方米。水闸从1949年的4座增加至2018年的2186座。

(二)交通运输与信息业迅猛发展

建国初期,华容县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运输装备水平落后、运输保障能力不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961年以前,全县没有机动车辆,更无一条正式公路,至1962年才首次拥有客车1辆,货车8俩,修建了一条简易公路,公路通车里程11公里。到1978年,全县仅有简易砂石路7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仅281公里、手摇电话机967部,人民生产生活处于出行缺路、过河缺桥、信息传递缺管道的半封用状态。1978-2018年,华容县先后铺设和改道升级华容至岳阳、南县、右首等地的国道公路,完成华容二桥、治河渡桥、万庾桥、南华渡桥、注滋口大桥和中心汽车站等交通设施建设任务,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增至3033公里,比1978年增长近10倍。

图3 华容县1949-2018年公里通车里程

全县有线电话实现改单线传输为多路载波传输、改磁石话机为程控话机的技术改造,并实现互联网光纤入户、移动通讯从无到有,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先后在县内建设基站,展开竞争。2018年,电信业务总收入2.53亿元。固定电话用户5.44万户,1949年仅17户;移动电话用户45.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0.1万户;有线电视用户5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

(三)全面解决生产生活用电瓶颈

华容县境内地下没有能源资源,能源瓶颈更显突出。1965年,县政府组织第一次电排建设歼灭战,建设解决生产生活用电设施。1978年-1990年,县政府组织第二次电力建设会战,电网覆盖到全县92%的居民家庭。1991年-1994年,新建北景港、万庾、塔市驿、护城4个变电站,大幅度提高供电能力。1990年-2006年,全面改造升输电线路,从根本上改变配电设施陈旧老化和供电故障频发的局画。2018年,全县用电量达到73410.3万千瓦时,是1978年4487万千瓦时的16.4倍,为全县经济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保障。

(四)抓饮水工程解民生之困

根据原湖南省地矿厅上世纪80年代提供的水文地质报告资料,华容县城至钱粮湖农场(现君山区钱粮湖镇)有面积达1014.26平方公里的地下水贫乏带。这片地质学命名为“华容隆起”的特殊地质结构,是水乡华容缺水的根本原因。2010年,华容县政府将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来重点突破。经过多方考察,专家现场指导、反复研判,“华容县城长江引水工程”方案终于出台。2010年6月,总投资4.65亿元,近期引水规模为每天8.64万立方米,远期引水规模为每天10万立方米的华容“长江引水”工程启动建设。2015年3月,工程竣工投用。源源不断的长江水经由43.5公里输水管道送到沿途每家每户。至此,华容县城及周边40万居民畅饮长江水,不再有用水困难。

四、人民生活由未达温饱逐步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进

(一)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全县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195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元;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464元,增长485.6倍;全部单位平均工资由1952年的251元增长到2018年的49684元,增长197倍;金融机构居民年末储蓄存款收入由1952年的30万元增至2018年的145.2亿元,增长48400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756万元増至2018年的113.59亿元,增长1501.5倍,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由21.8元增至15783元。50年代人们憧憬的生活一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实现,生活方式开始由小家庭消费向社会化、现代化、数字化消费转型。为实现生产与消费、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同步的良性循环,华容县县委、县政府逐年加大了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引导人民群众提高文化娱乐教育与消费,实现华容人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改革开放给华容县人民精神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转变。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再穷不能穷教育,1991年起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县的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义务教育全面普及。1949年,全县共有72所学校,其中小学72所,初中2所;在校学生5400人。201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5所,其中学前教育93所,小学88所,初中27所,高中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7166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考录取率从1978年4.25%提高到2017年的92.89%,高考录取率39年内提高了88.64个百分点,平均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

(三)计划生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县人民健康水平大为提高

1978~1990年,县委、具政府强有力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采取避、绝育等施控出生高峰期的人口增长,节育率由75.4%提高到90%。1990年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逐步实现计生工作由控制人口增长到提倡优生优育的转变。1949年-2018年,全县人口总数由34.71万人增至71.97万人,增加了37.26万人。

1949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个,其中县以上医院1所,病床2张。改革开放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医疗卫生服务营运,个体、私营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机构得到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2003-2007年,华容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乡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民营医、药企业监管管,2013年初,华容开始着力解决全县医疗机构收治能力不足与群众就医需求不断增大之间的矛盾。5月,总投资4亿元、华容县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单笔投入最大的民生项目——县人民医院在田家湖生态新区破土动工,总建筑面积102035平方米,可开放床位1400张,是湘北鄂南地区已建设规模最大的县级综合医院。2015年底,华容县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县中医血防医院完成合并改扩建后已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县精神病专科医院在原护城乡卫生院院址完成升级改造后投入运行。

在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同时,2015年,通过调整新农合政策、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规范诊疗行为、完善监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均达到100%。40年的计划生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华容人民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寿命由1978年的65岁提高到76岁。

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容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七十年的沧桑变革、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人们僵化的思想观念被解放,束缚社会生产力的陈旧经济体制被冲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热情极大地进发,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其发展之迅速,其成就之斐然,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之少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无法比及。在经济贡献方面,2006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20强,同时跻入全国中部地区百强县行列,并由国家部委先后确认为全国产棉大县、商品粮生产大县、中国棉纺织名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进步县和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在社会影响方面,继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影响全省和县级机构改革试点影响全国之后,相继获得全国计生工作模范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等荣誉表彰。华容县党政组织和全县72万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创先争优精神,继往开来,勇敢沉着地应对往后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