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04-17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岳阳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春风化雨 乡村巨变

编稿时间:2019-10-08 17:20   来源:市统计局  

——数说岳阳农业70年

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岳阳是我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到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到乡村振兴战略,岳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农业经济总量突飞猛进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2.64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538.14亿元,年均增长8.0%,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从1.97亿元、0.05亿元、0.27亿元、0.07亿元增长到249.96亿元、19.51亿元、132.18亿元、103.05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7.3%、8.9%、9.4%、1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岳阳市实行了土地改革,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新修水利,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有所发展。但受自然灾害、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2.64亿上升到1977年的8.41亿,年均增长1.7%。

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农业农村经济逐步走上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从1978年到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8.85亿上升到538.14亿元,年均增长6.1%,是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年)增速的3.6倍。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从产值构成来看, 194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高达74.5%,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牧、渔业比重分别只有2.0%、10.4%、2.6%。改革开放后,林、牧、渔业开始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四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2018年,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6.4%,比1949年下降28.1个百分点;林业占3.6%,提高1.6个百分点;畜牧业占24.6%,提高14.2个百分点;渔业占19.1%,提高16.5个百分点。

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种植业生产由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向粮经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转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农业内部的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745.82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6.6%,比1949年下降了13.9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349.3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31.2%,比1949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粮经播种面积比由1949年的9.64:1调整到2018年的2.13:1。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加强

(一)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岳阳是全省粮食主产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粮食生产在不懈探索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建立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推进等,这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更是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05.35万吨,是1949年的5.1倍,年均增长2.4%,其中稻谷产量281.77万吨,是1949年的5.2倍,年均增长2.4%;与粮食总产同步,全市粮食单产也大幅提高,每亩从1949年的156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409.4公斤,实现了从中低产田向中高产田的跨越。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

从棉花生产来看,1949年全市棉花产量0.2万吨,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种植棉花,我市棉花生产迅猛发展,1997年全市棉花产量达到6.35万吨的历史阶段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棉花生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平稳发展。2018年全市棉花产量3.15万吨,是1949年的15.8倍,年均增长4.1%。

从油料生产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料消费需求逐步增加。2018年全市油料产量20.02万吨,是1949年的29.0倍,年均增长5.0%。其中:油菜籽产量17.52万吨,是1949年的31.8倍,年均增长5.1%。

从蔬菜生产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主要以粮油种植为主,蔬菜零星种植。改革开放以后,为缓解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十八大以来, 我市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蔬菜、有机蔬菜,如华容芥菜、临湘十三村酱菜及君山蔬菜等,建成集中连片发展的蔬菜基地。2018年蔬菜产量246.68万吨,是1989年有数据统计记录以来的2.6倍,年均增长3.4%。

从茶叶生产来看,岳阳是茶叶主产区之一,有自己独特的茶叶资源——岳阳黄茶,有“中国黄茶之乡”之称,茶叶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2018年全市茶叶产量达1.53万吨,比1949年增加1.18万吨,增长了3.41倍,年均增速2.2%。

(三)畜牧业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发生转变,畜牧业生产以弱、小、散的状况逐渐步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发展轨道,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按照“稳猪禽、强奶业、扩牛羊、培特色”的思路,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指导养殖场(小区)进行升级改造,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畜牧业品种结构。畜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8年全市猪、羊存栏量达到342.28万头、39.02万只,分别是1949年的14.7倍、102.7倍,年均增长4.0%、6.9%。由于农用机械化的普及,牛类使用方式从应用于耕田开始向作为肉类食用转变,2018年全市牛存栏25.15万头,是1949年的1.9倍,年均增长0.9%。畜禽饲养量的增加和出栏率的提高,使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市肉类总产量从1978年有数据统计记录以来的8.5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42.43万吨,年均增长4.1%。

(四)渔业繁荣发展

岳阳最大的市情是水,最大的优势也在水。水产产业始终是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突出的生态效益。全市依托广阔的湖区水域,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水产基地,突出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管理模式先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鱼蟹淡水养殖基地和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2018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0.65万吨,是1949年的62.5倍,年均增长6.2%。

四、农业发展基础日益稳固

新中国成立以来,岳阳市始终把三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持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兴修农田水利,“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由弱到强的巨大飞跃,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1949年,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04.43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8.0%,农田灌溉条件十分落后。70年来,历届党委、政府一直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基本结束了农业灾害频繁、靠天吃饭的不利局面。到2006年,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72.05万亩,比1949年增加267.62万亩,是1949年的3.6倍,年均增速达到1.9%。

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1956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0.1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仅8台。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加,农作物机械化率大幅提高。201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49.52万千瓦,是1956年的5412.7倍,年均增长14.9%,拖拉机达到46548台,是1956年的5818.5倍,年均增长15.0%。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把农民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全市不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水、电、路”三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结果,2016年末在全市1627个行政村中,100%的村通公路,100%的村通电, 99.5%的村通电话, 99.1%的村通宽带互联网,95.3%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全市94.3%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经过70年的不断发展,电力已经给广大农村和千家万户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改变了农业和农村面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到2018年,全市农村用电量已达8.66亿千瓦时,是1960年的866倍,年均增长10.3%。

五、农民生活持续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居民生活较为贫困。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农民完成了从单纯的劳动者向生产者经营者的角色转换,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始明显提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农村居民的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至134元,是1949年44元的3倍多,岳阳农民收入基本与全国发展同步。2018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3元,比1978年增长190倍之多。

随着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农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的发展过程,农民家庭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据资料统计,1985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黑白电视机5.7台、电风扇5.9台、收音机23.4台,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和摩托车基本为零;2018年升级为家用汽车26台、彩色电视机 127台(其中接入有线电视82台)、电冰箱117台、洗衣机103台、空调134台,家用电脑32台(其中接入互联网28台)、移动电话299台(其中接入互联网243台)。

经历了30年的艰难探索,4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岳阳市农业生产取得辉煌成就,农业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现代农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村画卷已经呈现。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推进高质量绿色农业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共同奏响提升岳阳农业质量效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强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