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统计年报工作有着任务大、时间紧、要求高的特点。现在,由于统计人员增多,计算和传输比较先进,完成年报工作不在话下,好似顺水推舟,如果把时光倒推40年前,县综合统计只有一两人,计算传输等工具比较原始,年报工作困难重重,好似逆水行舟。那么,那时又是怎样完成年报工作任务的呢?下面,就讲讲其中的几个小故事,从故事中你可能有所体会和改变。
报表成堆
那时,统计调查数据的搜集,全靠统计报表,并且种类繁多,有上级主营部门布置的,也有本地结合实际增加的,有经济部门的,也有行政和社会部门的;有生产领域的,也有流通和人民生活的,表种可能有二十多种。其中,有几种报表下面还分了很多的类别。就合手农业统计报表来说吧:它又分为农、林、牧、副、渔、农机,农村工业,投资,农业生产资料使用量、农民生活、农村基层建设等分类也较多。当时,农业统计报表是县印刷厂承印的,每年要雇请一辆板车拖报表,并且是满满的一车,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各种报表,放在办公室里就成了堆,看起来好似一座小山,将这些报表定量分发到基层单位去,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至少也待好几天。
请人帮忙
年报工作,首先要召开七八个不同类型的年报会,布置年报工作任务,提出要求,同时把年报表分发下去。接踵而来的是搜集、整理、审核、计算、汇总、上报。特别是计算汇总工作,全靠原始的计算工具——珠算。珠算是用手指拨动算盘珠计算的,容易“走子”,如果有一个数量“走了子”,就会前功尽弃。这种现象在综合性计算时常有发生。因为综合计算时,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如果某一个数据出了差错,很难找到出错的是哪一个数据,需要将过录的数据重新校对,又重新计算,十分费事费力。在这方面,过来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面对繁重而十分具体的年报工作,单靠综合统计的1-2个人员(平时只有一人),要完成好年报任务,存在人和事的矛盾。这样,就需要请人帮忙,人从何来?一般是凭着计委良好的社会关系,从农业或工业部门指名借用一名统计员或会计员。从过来的实践看,借用的同志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时间抓的很紧,连上厕所都是大步来回。回顾过去,我们能搞好年报、不能没有他们的功劳。
加班加点
年报工作会议后,事情繁多。一方面是基层报表如雪片般的飞来,有邮寄来的,有统计员送上门的,有托人带来的;另一方面,办公室的电话机忙不赢,时而是基层打来的,时而是要向基层打出的。还有出出进进的来访者。这样,办公室显得格外的热闹。在这种情况下,八小时正规上班时间,只能应付各种接待,收好报表、守好电话机,很难坐下来工作。真心坐下来进行审表、过录、计算、汇总等工作,基本在八小时之外,即是充分利用中午、晚上和星期天的休息时间。这个时间段,基本没人打扰,可以集中精力的干。晚上一般干到12点左右,有的同志熬夜多了,眼睛发红了,但没有叫苦的,没有叫累的,仍坚持工作。现在想起来,在当时统计环境比较差,又没有加班费,为什么工作热情还那么高呢?可能时那时年纪比较轻,身体受得了,也可能是个统计迷,有着对统计的爱和执着,拥抱数海,一心扑在工作上,使统计成果及时上报,及时服务,为统计工作争光。
搞好协调
县领导十分重视统计年报工作,县政府办公室几乎每年都有下发有关文件, 统计年报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为做好年报工作开了路,县计委是主管统计工作的,责无旁贷的加强领导,作出安排,强 上级工作,以统计人员为主,要求计委主营计划,基建、物质、物价的同志,协助做好年报数据的核准工作。另外,为了使统计人员集中精力搞年报,还指定计委一人兼营年报工作期间的后勤工作,主要是解决好统计办公室取暖用的火、炭问题,加班人员的用餐问题。凡是加班人员,每晚每人发一张饺子票或超条票。领导的重视,大家的协作,使统计人员很受感动,虽然天气很冷,但心里却是热乎乎的,进一步增强了搞好年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还有一个好消息,在年报工作基本完成后,计委领导安排一次特别的“庆功会”,而是由分管后勤的同志在晚上安排一次“特色餐”,也不是大肉、大鱼好酒,而是以饺子、或火锅为主的晚餐。我印象较深的是一次火锅餐。买了一个狗子,在机关食堂里加工成狗肉火锅,到时计委的领导和参加过年报的同志都来,围着火锅,吃着狗肉,喝着米酒,边谈边笑,都高兴极了,知足了。
尾声
我不会写故事,也不会讲故事,只不过是回忆过去搞年报工作中的几个真实的事,大家看了后不知否有所联想和联动。可能会勾起大家的今昔对比,想到今天统计工作的条件和环境大改善,工作起来幸福多了,幸福来之不易,是党和政府正确领导和重视的结果,从心眼里感谢党,不忘党恩。也可能进一步增强大家勿忘初心的思想。坚持党的领导,立足统计工作,以新思想、新作为谱写统计工作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回报党恩。
县统计局老干党支部
刘祖纯
2018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