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40年的改革,40年的巨变,我国经济社会全面高速发展。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
40年来,统计事业与改革开放共振,我们经历了、见证了统计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统计机构独立了
改革开放前,我县没有独立的统计机构,只在县计委的计划组设统计员,统计在社会上的话语权很少。改革开放后,1979年成立了湘阴县统计科,1982年成立了湘阴县统计局,为县政府直属机构。并且受到法律保障,《统计法》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所以,在过来几次政府机构改革中,一直保持了统计机构的独立性。
统计工作的源头在基层,过去统计基层比较薄弱,近年来,加强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县政府下达了加强“双基”工作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双基”工作不断提升,特别是乡镇,都
成立了统计站,有领导分管,有专(兼)职统员。
二、统计队伍加强了
改革开放前,县综合统计长期只有一人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搞年报时,实在忙不过来,就从外单位请1-2人临时帮忙,应付各项报表按时上报。现在统计队伍增强了,目前,县统计局就有统计工作人员23人,其中大中专生9人。此外,湘阴调查队还有8人。
三、推进统计现代化建设迈进可喜一步
改革开放前,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汇总、加工等都是靠手工完成,统计人员整天是“1234567,一个算盘一支笔”,显得很忙很累。特别是综合资料汇总时,如果某一个数字出了问题,就要将成百上千的数据重新校队,重新计算,要花费很多时间。在统计资料传输上,要靠人工寄送或传统电话传送,不但不方便,有时还延误按时上报。
改革开放后,加强了统计现代化建设。2010年,统计部门大搞“四大工程”(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数据采取处理软件系统、联网直报系统)建设,并取得成功。2011年8月27日,我县政府发出了《关于深化企业一套表改革实施联网直报工作的通知》,全县从2011年年报开始,以后的定期报表全面推行“企业一套报”制度。从此,结束了过去“一个算盘一支笔”和传统的传输方式,基本实现了从调查方案设计、调查任务布置、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储存、加工等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同时在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各项普查和专项调查中都实现了电子化。
“四大工程”的建立与实施,是统计数据生产和流程的深刻变革,对提高统计工作能力、工作效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统计法制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1983年,我国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工作踏上了法治的轨道。随着形势发展的要求,分别在1996年和2009年对原《统计法》作了重要修订。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条例》。统计法制体系建设从立法、执法、普法方面都取得较好效果。统计法治观念增强了,统计执法有序开展了,统计机构和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能基本保障了。不断提高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政府统计的公信力。
在此,值得欣慰的是,去年通过统计执法检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光明磊落”的指示,对我县过来某些专业多年积累的数据“水分”,县委、县政府进行了坦诚的“缩水”。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五、统计工作环境不断优化
以前,统计人员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没有统计专项资金,没有参加县里有关会议的机会。但工作照样要做,“埋头拉车”出了名。在机关办公地,晚上灯光常亮的是统计办公室,当时机关工作人员很同情,编了一个顺口溜:“12345,统计最辛苦”。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统计的大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统计环境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四方面:(1)领导重视。县主要领导有时深入统计局调研,有时在统计局召开现场办公室,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有时约定统计负责人参加工作决策会议。(2)人们对统计的认识提高,统计工作活跃了。统计服务党政决策由台后走向台前;统计工作由冷门逐渐趋向热门,统计作用由不够重视走向社会重视。(3)统计活动经费和办公用房都妥善安排,保障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4)统计工作者自强不息,以实力和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尊重。
六、统计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质量提高。
忆往昔,人少事多,基本无法顾及统计服务。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的需求日益剧增。在新形势下,统计部门不断增强统计服务意识,把统计服务摆在统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照顾”的服务理念,统计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是由被动服务走向主动服务,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二是服务内容由窄向宽转变,充分发挥工、农、商、投资、房地产及社会统计资料的作用。三是由传统服务项目向创新统计服务项目转变。随着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因势而动,创新了“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以及全面小康建设、环境统计等,及时反映发展中的新情况、新动能。四是服务方式由少向多转变。过去的服务主要是提供统计数据,现在增加了“数据解读、统计专项和综合分析,统计发布会,统计预测、预警、预期等,为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提供统计保障。
凡事过去,皆为序章。面向未来,潜力巨大。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通知的要求,牢记身上肩负的统计使命,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干出统计工作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湘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湘阴县统计局老干支部
执笔:刘祖纯
2018年6月15日